杜华江

 

有一个日子,杜华江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就是——2014630日。这一天,现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时任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在他撰写刊发的评论《在半年节点上且思且行》上作出批示:“杜华江同志的这篇时评很好,观点鲜明,及时管用,对各级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工作在重要节点上都会起到提醒指导作用,这样的时评今后要多搞。”

领导的批示,是对杜华江评论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的鞭策与鼓励。这,更坚定了他坚持走新闻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酷爱学习,如饥似渴吸收新鲜营养

 

每天早晨七点,杜华江会准时打开电视机,从央视的《朝闻天下》,到山东电视台的《早安山东》,然后到东方卫视的《报天下》,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他都在观看新闻节目,对各地新闻做一个了解、梳理。工作之余,杜华江会认真研读《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党报,学习、吃准上级精神,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每天晚上,杜华江会静下心来,认真品读自费订阅的《报刊文摘》《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报刊,从中吸取工作上可能用得上的素材。

   主动学习,已经成为他渗透到骨子里的习惯。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舆论引导的神圣职责,如果知识贫乏、认识浅薄,就不可能写出高水平的作品,更谈不上教育引导读者。杜华江深谙此理。他总是像海绵一样,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吸收营养。有时,读到一个好的事例或者打动人心的语句,他会像捡了宝贝一样,兴奋好长时间。

   酷爱学习的习惯,让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得到众多读者的认可。去年,在单位组织的年度健康体检中,他就“偶遇”了一位喜爱他文章的读者——心电图室的护士。当他把体检表递上去的时候,那位护士看到他的名字,就兴奋地问:“你就是经常在德州日报上发表文章的杜华江吗?”得到肯定回答后,那位护士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我很喜欢看你的文章,是你的铁杆粉丝啊。” 读者的认可,让杜华江的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

   除了向书本学、向电视学,杜华江还注重向新闻前辈学、向实践学。他经常拿着自己的稿子,去向社长、总编副总编及同事们请教,力求文章精益求精,不辜负读者的信任与期待。

    长期的学习,让杜华江的知识量与日俱增。20135月,他荣获了“德州市十佳青年知识分子”称号。

 

 

        作风朴实,脚踏实地打牢业务基础

 

1999年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杜华江长期从事时政报道工作。无论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大活动,还是省两会、市两会、市党代会等重要会议,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特别是原市委书记雷建国在德州工作期间,杜华江担负起雷书记政务报道的任务。那时,他经常白天跟随领导政务活动,晚上加班撰写新闻稿件,半夜到市委办公室审稿,经常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才完事。虽然工作累一些,但长期的严格要求,不仅大幅提升了他的业务能力,也锤炼了他认真、朴实、不怕吃苦的良好作风。

20083月,德州党政考察团去青岛烟台考察学习。随团的杜华江接到一个任务:在搞好时政报道的同时,再搞一组系列述评,以进一步烘托气氛、营造更浓厚的学习氛围。任务就是命令。杜华江不顾疲劳,连夜加班,在德州日报头版相继推出四篇《向青岛烟台学什么》的系列述评。述评立意高远、讲理透彻,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市委负责文字工作的副秘书长给报社领导打电话,对杜华江的工作给予口头表扬。

多年的时政工作,增强了杜华江的新闻敏感性。他从一个省检查组来德州检查的活动中,挖出了活鱼——《我市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城镇居民》,该消息获得当年度的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多年来,他撰写的消息、通讯、评论多达两千余篇,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一等奖。20087月,杜华江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20088月,他荣获首届“德州市杰出青年新闻工作者”称号。

 

 

         钟爱评论,心怀大局积极为民建言

 

2011年在评论部工作以后,杜华江担当起德州日报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的撰写工作,四年多来,为市两会、经济工作会议、党代会及其它重要会议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200余篇,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幸福德州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重大工作部署策划、撰写系列评论30余组,有力地配合了活动的开展。2012年策划推出的《作风建设开新局》系列评论,得到时任市委书记吴翠云的批示。2014年撰写的时评《在半年节点上且思且行》再次获得市委书记吴翠云批示。

新闻评论本来是一种主观性比较强的文体,报纸评论给人留下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和反思,所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方著名报人普利策则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报纸的心脏”。人民日报原副总编梁衡说过:“搞评论在新闻各行中算是一种难事、苦事,又很不容易出成果的事。所以一说搞新闻,大部分人都愿意当记者,而避之写评论。”梁老的话,很有道理。

杜华江却非常喜欢评论写作,自嘲曰“苦中作乐”。他总是保持阳光心态,通过评论传播正能量。“最美司机”事件发生后,他及时写出《善待敬业者是纪念最美司机的最好方式》一文。他在文章中写到:“其实,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像吴斌这样做好自己、爱岗敬业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守职业道德,默默无闻地为社会做着贡献。是他们,支撑着社会平稳有序地不断前行。不要等到他们用悲壮的举动证明自己之后,再去敬畏这些平民英雄们。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去发现、珍爱、善待活着的“吴斌”们。这,是对“最美司机”最好的纪念。”文章被《新闻每日电讯》刊发,几十家网站媒体转载。看到文章被作者认可,杜华江油然升起幸福感。四年来,杜华江的百余篇评论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搜狐网等网站转载。

作为媒体人,杜华江始终秉承这样的工作理念:“对党委政府负责,对读者负责,是我永远的追求。”

 

杜华江  主要获奖情况:

 

20012月,荣获大众日报社2000年度优秀通讯员称号

20087月,被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搞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

20088月,荣获首届“德州市杰出青年新闻工作者”称号

20103月,被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公安厅评为“齐鲁金盾记者”

20135月,荣获“德州市十佳青年知识分子”称号

201410月,被德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人社局评为首批德州英才

20152月,被市政府授予全市海河迎查先进工作者

 

20052月,消息《我市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城镇居民》获中国地市报一等奖

20088月,通讯《纵身一跳壮举成就伟大和永恒》获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20093月,消息《平原“托牛所”住进400烟台牛》获山东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20103月,通讯《三手挺起品质农业》获山东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20123月,言论《文化工作者应多关注社会痛点》获山东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20143月,言论《给绿丝带爱心车队更多鼓励》获山东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