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陵县三洄河村的地道战

八路军在地道中(资料图)

□郭峰

据陵城区《三洄河村志》记载,1938年,上级委派共产党员李学瑞来陵县(今陵城区)复建党组织,领导抗日活动。1939年底,三洄河村建立了党支部,王士英(原名魏立训)任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群众投入到抗日战争中。随后,陵县县委在三洄河村设立地下交通站和秘密联络站。1940年,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也进入了抗战时期最艰苦的阶段,日军不断地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德州的抗日形势进一步恶化,抗日活动更加困难。为坚持抗战,粉碎侵略者的进攻,三洄河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委员魏立全为队长的地道挖掘队。挖掘队一共16位同志,为了保密,队员们选择夜间施工,每天天黑时开始动工,一直干到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地道挖出的土,运到村外远处,以免敌人发现新土。他们从1941年秋天干到1942年春,历时4个多月,一条纵贯全村东西的地道挖成了。地道全长730米,高1.6米,宽0.6米,一共设计了8个出口,智慧的抗日群众把这些出口设计得巧妙隐蔽,其中两个出口在水井里,其他6个有的在堡垒户(可靠群众)家的土坑上或灶台上,有的藏在了地瓜窖或牲口棚里。每两个出口的通道中间,每隔一段距离还挖一个约1.5到2平方米的空间,用来存放物资或作为休息室。村党支部多次在地道开会,或者用来存放枪支、弹药、粮食、现金和兵工厂维修器械等。

这是地下的地道战,另外还有地上的地道战。

敌人为了抢粮,经常开着汽车、摩托恶狼一样四处烧杀抢掠,犯下累累罪行。1940年夏秋开始,三洄河村联合周边村子,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分别通往前许村、张有道村、赵家屯村、张庙和小魏家村的村道上挖了8条深1.5米多,宽3米多的交通沟,这8条交通沟村村相连,沟沟相通,织就了一张密密实实的交通网。1943年10月,一队日军开着汽车大摇大摆到三洄河、高家等村“扫荡”,半路一下子陷到伪装后的交通沟里,一动不能动,埋伏在这里的八路军和破路队立即开枪,子弹一排排射向敌人,战斗结束,敌人汽车被炸毁,50多人只跑了一个。

地上地下这两张地道网,为抗击侵略者发挥了巨大作用:机智勇敢的交通员在交通沟里来回穿梭,传送情报;夜幕下,人民群众用它隐蔽转移粮食;八路军、游击队埋伏在里面,布下口袋,瓮中捉鳖,展开 一次次伏击战,把日伪军打得晕头转向,鬼哭狼嚎,狼狈不堪,成为德州及周边地区抗战史上的一段佳话。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