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六大历史曾用名的由来

清田雯《长河志籍考》中的《九河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王德胜
  从唐尧走来,4000多年时间里,德州出现过很多“别称”。康熙《德州志·卷一·沿革》记载:“自鬲县至德州,八易其名”“自秦至明,六移其地”。这种名称与区划的变化,与封建时期中央对地方从二级管理到五级管理集权逐渐加强的趋势密切相关。其中,对德州影响最大的就是秦至唐。秦汉时期,为纯粹的郡县二级制,发展到东汉末年,逐渐出现了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延续了这种三级制。隋朝取代北周后,于开皇三年(583)改为州县二级制,德州之名就是这时诞生的。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又废州改郡,重新恢复为郡县二级制,大运河开通就是这期间。李渊建立唐朝后,重新把郡改回了州,实行隋朝初年的州县二级制。到李世民时代,贞观元年(627)把全国分为十道,实行道州县三级制。了解这些管理模式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德州别称的变迁。
  综合相关志书,本文就鬲县、绎幕、广川、长河、安德、将陵六大“别称”做一梳理。
鬲县夏封有鬲氏国,为德州最早记录
  鬲县由古鬲国演变而来,《德州乡土志》记载:“尧舜时期,夏封有鬲氏国,此鬲国之始”,隶属九州中的兖州。这也是关于德州区划的最早记录。
  春秋战国时候,鬲国属于齐地。秦统一后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立鬲城为县,建鬲城。乾隆《德州志·卷一·沿革》记载:“鬲县城有汉魏之异,两城均在州境。”其中,汉朝的鬲城位置在今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抬头寺东武家庄一带。而魏鬲县城位于今陵城区边临镇一带,这是鬲县设立以来的第一次迁移。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先有北魏的襄阳王桓天生出兵占据鬲城,后有南齐大将曹虎大败桓天生于鬲城,这时候的鬲城四面受敌,康熙《德州志·卷四·疆域》记载:“乃移治临齐城,即今边临镇也”。这个临齐城,是三国时曹操追杀袁绍之子袁谭,为防备青州援兵而建设的,位于鬲县的东北方向。
  鬲县退出历史舞台是在586年,乾隆《德州志》记载:“隋开皇六年,废鬲县,立绎幕县”。至此,从尧舜时期一路走来的有鬲氏国,用了大约2656年,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绎幕西汉设立绎幕县,隋大业初年废
  绎幕是座老城,它适时取代了鬲县。清代《平原县志·古迹》(卷二)援引《寰宇通志》记述:“绎幕城……殷祖乙时置驿于此,西汉置县”。从这句描述中我们可以了解道,绎幕县最初由驿站发展而来,设立于公元前1388至前1370年的商穆王祖乙时代,西汉年间设立县置。关于绎幕县方位,清《平原县志·古迹》记载:“绎幕故城在县西北二十里,府志作三十里,汉置县,属清河郡。”
  后来,绎幕县区划多次变化,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废入武城县;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置;北齐时,废入平原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同时纳入了鬲县,大业初年,废入安德县。
广川汉设广川国,隋设新广川于德州
  提起广川,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董仲舒。因为早在《史记》中就记载“董仲舒,广川人也”。如今德州境内有董子读书台,河北的枣强县、景县也在打“董子故里”的牌子,那么,广川究竟是哪里呢?
  广川比较复杂,古人也争论不休。据《史记·卷十七·汉兴诸侯王年表》,可梳理出大体的脉络:广川,西汉行政区,诸侯王国。其前身为设立于西汉高帝六年(前201)的信都郡,治信都县(今河北冀州旧城),这个时间与安德县(前206)设立的时间接近。疆域大致相当于今衡水大部、邢台南宫、德州德城区。当时,广川国治下有广川县,是董仲舒曾经读书的地方。
  广川国的诞生与废除,与广川王的册封有关。
  第一次册封与废除。公元前155年,汉景帝的儿子刘彭祖被封为广川王,第二
  年,信都国改为广川国。公元前152年,由于赵王遂参加了七国之乱,失败后被除国,广川王刘彭祖搬迁至赵,原广川国废为信都郡。
  第二次册封与废除。公元前149年,皇子刘越受封为广川王,复置广川国,都信都县,历四世五王。传至刘去这一代,因犯罪被流放到上庸,半路上自杀,广川国废为信都郡。
  第三次册封与废除。汉宣帝地节四年(前66),刘去的兄弟刘文受封为广川王,广川复国。但存在的时间很短,到了甘露四年(前50),最后一任广川王刘汝阳以杀人废国,复置信都郡。
  时间发展到隋代,广川又出现了,但这次它离开了最初的地方,《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广川,汉县。隋于旧广川县东八十里置新县”,这年是586年,与它一起诞生的还有将陵县。关于这个新广川县的具体位置,乾隆《德州志·卷一·沿革》也有大篇幅的记载:“广川有六,隋广川是今州地”。同时还标注出了具体的位置:新广川县东距安德(今陵城区)50里,西距德州(今德城区)10里。
长河隋代为避杨广讳改广川为长河
  长河县的经历很简单,它是取代新广川县而诞生的。乾隆《德州志·卷一·沿革》记载:新的广川县存在了14年,在仁寿元年(601),为避太子杨广讳改名为长河县。
  长河县存在的时间很长,唐天宝年间,颜真卿起兵讨伐安禄山,长河县就在其统辖范围内。后长河县进行了搬迁,《旧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二》记载:“长河县为水所坏,元和四年(809)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东去故城13里。十年(815),又置河东小壶城。”当时的永济河,即为今天的运河。发展到晋天福年间(934—944),为防止契丹入侵,德州治搬到了长河县,并设立了沿河巡检。周显德年间(954—960),德州防御使张藏英等废长河县为镇,结束了长河为德州治19年的历史。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废入将陵县,从此长河称谓消失。
安德西汉在德水之畔设立安德县
  西汉初年(前206年),徳水之畔设立了安德县,取“德水安澜”之意,清代田雯的《长河志籍考》对此曾有专门的说明。安德县属平原郡,那时的平原郡,相当于现在的省,它直属中央,管辖着平原、鬲、高唐、重丘、般、乐陵、祝阿、安德、漯阴、安等19个县。
  公元9年,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废汉朝皇太子刘婴为定安公,将平原郡的平原、安德、漯阴、鬲、重丘5个县,民万户,地方百里,作为定安公国,治安德。至此,立国210年的西汉帝国灭亡。王莽封了刘婴,但不准他回到定安公国,把京城的大鸿胪府改建为安定公府第,与外界隔绝联系,导致刘婴成人后不识六畜,知识面与幼儿无异。东汉建武元年(25),刘婴被乱兵所杀,定安公国被废,改称安德国。三国时,安德国降为安德县。北魏太和十年(486),安德郡设立,取代了存在687年的汉置平原郡。
  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为州,废安德郡为县,属冀州。隋开皇九年(589年)移安德郡故城于今陵城区,置德州,治安德,这就是德州之名的开始。
将陵隋代设将陵县,几经反复成陵县
  将陵最具传奇色彩,它诞生最晚,最终通过“德陵互易”拿下德州之名。
  隋开皇十六年(596),分安德县北境设置了将陵县,将陵之名诞生。关于这个名称,唐朝人写的《元和郡县图志》上做了专门说明:“汉将陵侯城,在安德县境内,取以为名”,这个将陵侯叫史曾,乐陵人。他的亲兄弟叫史高,同期获封乐陵侯。在这里特别要说一下,虽然陵城区的“陵”来源于将陵侯,但乐陵的“陵”并不是来自乐陵侯,因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了乐陵县,《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帝五年(前202),置平原郡,领县十九……乐陵。”
  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将陵县治迁移到了长河镇,第二年,取消安陵县置,并入将陵,属永静军(治东光)。金代,将统治区域划分为十九路,将陵属河北东路景州。太宗天会元年(1123),割将陵县北境置吴桥县。元代,将陵变化频繁。先是宪宗三年(1253),将陵县划属河间路。继而同一年升为陵州,属济南路。元至元二年(1265),降陵州为县,三年(1266)复升为州,还属河间路,同时,废故城入陵州。二十三年(1286)割陵州西南境,别置故城县。
  明代,出现了著名的德陵互易。也就是说六百多年前,今天的德州(德城区),叫陵县(陵城区);今天的陵县(陵城区)叫德州(德城区)。这个过程几经反复,颇有戏剧情节。首先是易陵县为德州。洪武元年(1368),降陵州为陵县;七年(1374)废除陵县县置,其地直属德州,废除安德县县置,并入德州,同时把德州治移到陵县废城(今德城区)。这时候的德州,领德平、平原二县,属济南府。其次是易德州为陵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在安德废县(今陵城区)重新设立县治,但名字不叫安德县,而叫陵县。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