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建档案馆藏珍品档案解读之: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德州地图

馆藏珍品档案解读之: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德州地图                      

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德州地图,是用现代测绘方法和手段绘制的最早(目前尚未发现年代更久远)的德州行政区划图,也可称作《宣统三年(1911)德州舆图》,原件保存在德州市城建档案馆,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发现它时,是一幅手工描绘和书写的卷轴,由当时官方进士手绘而成。由于没有出版印刷过的原因,它的文献价值弥足珍贵,是德州市城建档案馆的镇馆之宝。现被镌刻在新湖风景区明月湖牌坊前的小广场左侧,是今人了解明清德州以及民国德县历史的重要资料。图上反映,当时的德州下辖一城八乡,一城即德州城,八乡即将陵乡、绎幕乡、屯氏乡、连城乡、龙潭乡、临齐乡、安德乡、厌次乡,为清末和民国实施对该地域的行政、军事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关链接:

跋语释义

《宣统三年(1911)德州地图》上方有一大段题跋,约占整个图纸的六分之一。整段文字用繁体汉字和半文半白的语言写成,交代了该图的形成过程,译成白话文则为:前些年,直隶宝坻县(今属天津)的进士李桂攀代理德州知州,正赶上国史馆征集天下行政区划图。征集文告来到德州,李公决定让州人吕青云(字瑞占)和我哥魏寿彭来负责办理此事。具体抄抄写写的事,由我和郎春舒(字荔轩)两人办理。没几个月,州境图、卫境图、河渠图、乡镇图都搞出了副本,并保存在我家里,历任的知州和各衙门官吏都曾借去参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之后,国家推行预备立宪,各政治派别动不动就需要参阅地图。知州豫咸再次聘请测绘生,按原图进行重新勘察,稍有不对者,全部进行更正。至宣统二年(1910)春,州人办下级自治,州分一城八乡,我根据德州的历史沿革而给它们一一命名,颇得知州赞许。于是,乡各有图,村落、市集、驿站、河梁、铁路、电线,就像长在人脸上的眉毛一样清晰。德州共四百七十里的面积,一览便可尽收眼底。绘制这幅地图前后经过了二十年,才成今天这幅模样。噫,很难啊!现在,吕青云和我哥魏寿彭都早已作古,坟上的树木都已长到碗口粗了。幸存者只有我和郎春舒,也都白发苍苍了。抚今追昔,能不为之惘然?绘这幅图者,是田雨逢和石梦元,按照惯例,也将他们的名字列出来供后人参考。时在宣统三年(1911)六月,乡贡进士魏寿彤书于济南旅舍中”。

图载区划信息

《宣统三年(1911)德州地图》形成于清王朝最后一年的六月,记载了清朝末年德州的区划情况。图上反映,当时的德州下辖一城八乡,一城即德州城,八乡即将陵乡、绎幕乡、屯氏乡、连城乡、龙潭乡、临齐乡、安德乡、厌次乡。结合马翥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编成的《德州乡土志》中的“地理篇”,可知此时德州共辖737个村庄,总面积470平方公里。

《宣统三年(1911)德州地图》上的铁路、河流、城镇、乡村等标示物完全按坐标方位和比例进行排列,即载明了津浦铁路、京杭运河、老黄河(减河)、南支河、马颊河、鬲津河的坐落位置、走向、过境长度以及沿路(河)村庄的位置,又符合实际比例。同时,该图对周边邻县如故城县、景县、吴桥县、宁津县、德平县、陵县、平原县、恩县等,也均有正确标注。

关联图说

与《宣统三年(1911)德州地图》有密切联系的德州地图,分别是之前的《光绪二十八年(1902)德州全境图》和之后的《民国二十四年(1935)德县县境全图》。

《光绪二十八年(1902)德州全境图》与《宣统三年(1911)德州地图》的

制作,都有州人魏寿彤参与,但两图的风格和标示方法大不相同。《光绪二十八

年(1902)德州全境图》,只是画出了一城六乡及所辖的34保的大致轮廓,说明

此时的测绘手段和方法仍不成熟,属于现代测绘的初始阶段。该图与《宣统三年

(1911)德州地图》所反映的信息对比相同点较少,但两图均符合当时区划变更

的事实。据文献记载,德州于光绪十八年(1892)设测绘局,制州境全图。但

至今未见载有光绪十八年(1892)字样的地图,它是否就是后来的《宣统三年(1911)德州地图》,应该说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德县志•魏寿彤传》中说,光绪二十八年(1902),魏寿彤曾应知州之聘,主修《德州疆域图考》。同年(1902),马翥与魏寿彤等编纂《德州乡土志》,收有“德州全境图”,该图可视为魏寿彤所修的《德州疆域图考》中的德州地图。《德州乡土志》说:“州境分6乡34保,680个村庄。正东乡11保,自东关至新安镇;东南乡8保,自林庄至孙大汉庄;正南乡5保,自南关至焦家寺;正西乡2保,自小西关至阳邬;正北乡2保,自荣庄至纪家店;东北乡6保,自牛王堂至三保店”。对照《宣统三年(1911)德州地图》,显然乡数和村数都不相同,说明德州区划在此期间发生了调整,即已由6乡改为1城8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