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镇东街的“李侯祠”

齐宝江 李世英

明代弘治年间,在今德州市陵城区糜镇东街,人们修建了一座生祠(为活人设立的祠堂),人称“李侯祠”,用来纪念离任的德平县知县李恕。清代康熙《德平县文献汇略》这样记载:“李侯祠在县城西二十里糜镇东街。为明弘治中知县李恕立。今圮。”它的具体位置在糜镇东街“泰山娘娘庙”的东北方约80米处。

李恕(1458—1513),字道夫,又字行斋,号松轩,陕西省富平县人。明朝弘治丙辰科进士,次年(1497年)十月授山东济南府德平县令,时年39岁。《德平县志·官师》载:“李恕,字行斋,陕西富平进士,十年任,折狱明决,人不敢欺,积榖备荒,全活甚众,累迁四川按察司佥事,祀名宦。”另外该志还零散记有李恕的许多事迹。

李恕到德平县时,正逢弘治帝下诏“禁势家侵夺民利”,他随即奉旨将藩王吞并的土地归还于民,使庶民耕有其田。他又严惩了横行乡里为非作歹的恶霸蓝氏,邑人无不拍手称快。他判案公正决断,执法严明,歹人不敢作奸犯科,地方秩序很快安宁稳定下来。

他在任期间,主持扩建德平县城,构筑的城墙高约6米,宽约3.3米,周长1.5公里,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还修文庙建学馆,让学子们读有其所,促使当地科举人才不断涌现。

他积极倡导民众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广积粮草,以备灾荒。弘治十一年八月,德平县遭遇天灾水患,“城壕水潮溢,经旬乃止”,幸亏之前有“积粟万石”,使辖区的灾民们全部得以活命。

弘治十五年,李恕告别德平县,擢升成都府同知,正德二年升任四川按察司佥事(正五品),正德五年冬,累战功升贵州布政司左参议(从四品),政绩斐然。

糜镇街是德平县域内的文化重地,也是有名的大集镇。李恕离任德平县不久,人们为感怀这位造福当地的父母官,按照传统风俗,在此修建了“李侯祠”。据明万历《富平县志》上说,李恕“为人魁梧,美须髯,有雄略而内忠笃。”李侯祠中的塑像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正德年间,本县儒学教谕邱茂英(后升为淳安知县)还受百姓们的邀请,作了《明四川按察使司佥事原任德平县知县行斋李公德政碑记》,近六百字,赞美李恕的贤德。

到了一百多年后的清代,李侯祠已经衰败,清朝末年就只剩下一座偌大的土丘和人们的口碑了。

最近,糜镇东街已经整体拆迁,原地建起了“陆乡文化公园”,公园的大门前就是泰山娘娘庙的遗址,站在这里,老人们仍能指出当年李侯祠的地点,称其为“官庙”。虽然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迁,但是,那些像李恕一样贴近百姓、为人民建功立业的人仍是值得怀念的。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