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来禽馆集》读懂邢侗

隋桂婷

在临邑县档案馆,珍藏着一套光绪十七年(1891)重版的《来禽馆集》,共12册29卷,是大书法家邢侗的诗文集。

邢侗,字子愿,号知吾,明“四大书法家”之首,与董其昌并称“北邢南董”。《来禽馆集》于明万历戊午年(1618)编纂完成,光绪十七年(1891年)重版,涵盖诗文、传疏、碑记等内容。目前,整套的原版和重版《来禽馆集》存世稀少,非常珍贵。

邢侗少年成名

明嘉靖三十年(1551),邢侗生于临邑县万柳村(今邢柳行村)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天资聪颖,7岁能作剑拔弩张、气势恢宏的“擘窠”大书,13岁作雅宜(王宠)楷书。山东督学邹善看到他的楷书道:“此儿书法有前辈风,是天下才也!”于是,将他召至济南泺源书院读书,传为美谈。邢侗18岁考取拔贡,隆庆四年(1570)应诏进京,考中京闱举人。

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邢侗中进士,1575年任南宫知县。万历十一年(1583)监管三吴(今苏州、常州、湖州一带),1584年升任湖广参议,1586年任陕西太仆寺少卿。邢侗为官颇有政声,他当知县时修葺学宫,周济贫民,平反冤狱,县境内“野无不耕之田,下无废学之士”,出现了大治的局面。老百姓对他十分感激,称他为“邢父”。

诗书画三绝

真正让邢侗名垂青史的是书法。他的书法成就,当时轰动大江南北,不仅有“北邢南董”之说,他还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万历三十九年(1611),神宗皇帝看到邢侗的字扇后,击节称善,并让宫中女史学习。还有一次,朱宗伯出使高丽,顺便带去了邢侗的两幅字,到高丽后,有人以与黄金等值的价钱买去。

除临池之外,邢侗最大的贡献是刻了《来禽馆帖》。邢侗以弘扬王羲之的书法为己任,对传世的王羲之作品,进行了十分细致的鉴别和评价,其集录和评鉴,至今仍是研究王羲之书法的重要参考资料。在这个基础上,他亲自遴选镌刻的《来禽馆帖》,成为传世名帖之一。

邢侗亦工画。他善写山水、拳石莎草、长松修竹,笔墨古秀烟润,清疏淡雅,拙朴奇绝,概括简练。他虽不以绘画为长,不过略以自适,却也落落大方。他“三笔五笔得其神”的立论,在理论上开了“八大山人”之先河。

邢侗的诗文则出入李、杜、王、岑,“高古典雅,每每工而拙用之”,五七言律宗唐,古风追汉魏,如《平倭歌》等,颇有“建安风骨”。邢侗一生写下散文、杂文、诗词500余篇(首)。同时,他还主修《南宫县志》;应邀编修了10万字的《武定州志》和创修4万字《临邑县志》。

《来禽馆集》六度重刊

明万历十四年(1586),邢侗因为受到张居正案件株连被迫辞官。回到故里,邢侗买下临邑城东南隅的一片荒地,修了一座园林,取王羲之草书《十七帖》中《来禽帖》的“来禽”两字,将书房命名为“来禽馆”。邢侗诗曰:买丝绣右军,分行种青李,总是爱来禽,帖与树俱尔。

《来禽馆集》是由其子邢王称在邢侗死后搜集整理并镌刻的。为了能将父亲的遗作整理出版,他耗费了大量心血。经过一年多的分类整理,邢王称将父亲的遗稿寄给时任南京礼部主事的姐夫史高先。史高先又请李维桢、冯元成两人校对。李维桢又推荐冒伯麟、喻叔虞帮助编辑。用时两年才整理完毕,史高先和李维桢分别写了序言。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来禽馆集》准备第一次印刷。资金不足,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使的临邑人王洽慨然资助,又联络牟鸣区、李洪声、王士宪、李玉恋、张玉简等人赞助了部分资金。李维桢写了《来禽馆集序》。崇祯十年(1637)留都书肆第二次重刊,兵部尚书吴桥人范景文写了《重订来禽馆文集序》。清康熙十年(1670)第三次重刊。乾隆四十七年(1782),诏征《来禽馆集》收入《四库全书》。道光八年(1828),《来禽馆集》第四次重新刊印,莫树椿写了《刊修来禽馆集序》。同治九年(1870),邢侗后人邢文舆在众位族人的帮助下,对《来禽馆集》进行了第五次刊印。光绪十七年(1891)该书第六次重新刊印,时任临邑知县杨倬云写了《重刻来禽馆集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