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运河德州段概说

张明福赵全洪

京杭运河德州段全长141公里,包括南运河与卫运河两段。

其中,从第三店到四女寺水利工程枢纽为南运河段,长度为45公里,直线距离25公里;从四女寺水利工程枢纽至夏津县师堤村为卫运河段,长度为96公里,直线距离64.5公里。其中夏津段34公里,直线距离19.5公里;武城段62公里,直线距离46公里。

卫运河德州段虽然没有像南运河德州段那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它是德州运河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字用了七十年

卫运河德州段的名称不是很早就有,清代临清以上至河南、山西的河段称卫河;临清至天津,包括德州境内夏津、武城、德城段全部叫作南运河。

卫运河的名字出现在1942年漳河于馆陶入卫河之后。1946年3月1日,解放区冀南卫运河河务局成立,是最早使用卫运河名称的单位。

虽说临清以下至天津称南运河是清代的事情,但世间万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随着1958年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国家也对南运河的南起点进行了重新界定,即以四女寺水利工程枢纽为界,向南至河北省馆陶县的徐万仓段为卫运河,往北至天津则为南运河,同时还专门做了标志牌固定在节制闸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很多介绍京杭运河的书籍甚至是工具书,仍在沿袭临清是南运河之南起点的说法。更有很多运河学者无视标识牌的存在,仍在错误地坚持过去的南运河说。

为降水速弯道多

卫运河德州段的河道和德州境内的南运河河道的特点是弯曲多,水利专家解释,是根据“一弯抵三闸”的原理,为了降低水流速度而设计的。凡是弯折多的河道基本都是人工开挖的。

德州河道的弯曲是出名的,譬如城西杨家圈到耿李杨村之间16.5公里的河道,过去叫“九道弯”,现在人为此起了个好听大气的名字“九龙湾”。

卫运河段的弯比南运河段的弯还多还大。人们常常笑谈的“三望苏家楼”,那一段运河河道的弯曲程度应该说是运河之最。《姚端恪公外集》卷十四《舟行日记摘抄》中说:“自桑园至德州,数十里水路甚曲,每折一大弯,如弓字形,后舟方往,前舟似来,两帆相向,呼声可应,而中隔横沙。去遂数里,舟子曰:‘御河十三站,道最迂曲。德州次之,故城为甚,谚所谓‘故城县,一窝线’者也’。御河者,卫河也。源出河南卫辉县百门泉西北,经临清下直沽、天津海口入海,今运所从也。又曰:‘水性直下,则上游易涸,曲则迟留。故谚曰,三弯抵一闸’。临清以下无闸,而此十三站水路最曲,开河者因地形之曲,以代闸也。又予记亡友魏子一言,漕河之不至淤者,以其曲曲则力专,不停泥沙,是亦或一道也”。

《故城县志》也有康熙四十二年(1703)圣祖仁皇帝南巡阅视河工,回銮由水路过故城运河,曾有“康熙三望苏家楼”的记载。“镇东三大曲处(郑口以东武城苏家楼附近三个大弯),每曲约十里,狭处不过数武,舟行至此,望武城苏家楼,为‘头望’;再行十里,仍归故处(实际第二个弯处)望苏家楼,为‘二望’;再行十里,仍归故处(第三个弯处)苏家楼犹在望中,故名‘三望’。”

《故城县志·县域图》上清晰地标注着“头望”、“二望”、“三望”处,以及“苏家楼”的详细位置。苏家楼兴建于清朝初年,其实是一座哨楼,坐落在村西头,紧靠运河大堤。当时苏氏家族修建这座楼,也是为了防匪防盗。小楼四面建有瞭望台,昼夜有人驻守。白天从楼上可环视周围七八里之外,夜晚有更夫巡逻,遇有盗匪来袭,鸣锣敲鼓为号,以便主人和聚集来的村民共同抵抗应对匪徒的骚扰。

陈公堤旁地势洼

卫运河德州段的另一特点是地势低洼。

它的东面有一条宋代天禧四年(1020)人工修筑的“陈公堤”,这条堤修建时,黄河是在陈公堤以东位置,为了不让黄河水西灌,宋代就在黄河西边沿黄河修建了这样一条数百里的陈公堤。堤防大体经今馆陶往临清、夏津、武城至德州南,沿黄河北岸向东北至渤海。

这条堤的作用是挡住泛滥的黄河水西流,但堤东行洪时黄河水会淤下来大量的泥沙,地面也就自然被逐渐抬高;由于黄河水流不到堤西,堤西的地面也就越来越洼,时间久了使得堤东堤西出现了高低悬殊。这就是夏津、武城、恩县境内的白马湖、莲花池、恩县大洼等水域形成的真正原因。

另外,从夏津到武城之间,历史上还缺乏一条或几条必要的减水河。譬如上游的张秋镇,运河是与大清河相通的,一般运河出现水涨可通过大清河泄水;聊城段运河的减水河是徒骇河,临清段运河的减水河是马颊河,而夏津和武城两县则没有,所以历史上夏津、武城两县经常被水所淹也就是难以避免的了。

宋元明清多匪患

夏津至武城之间地势最洼,最容易形成涝灾,历史上沿运河一线的村庄经常是一年四季白忙活,春种夏锄秋不收,老百姓的日子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这一带就有成盗成匪的传统。从大处说,宋元以后此地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士兵哗变层出不穷。从小处说,就是绺子、响马或是小股盗匪神出鬼没,老百姓很难过上安稳日子。

明代,朝鲜使者崔溥《漂海录》记载:“明弘治元年(1488)三月十七日, 朝过郑家口、晴, 河口铺、陈家口铺,至恩县地方。过白马河口铺,又过下方迁无谷寺、河口铺,至梁家庄驿,移棹过钟阁,夕至故城县前留泊。臣谓傅荣曰:‘今夜月白风便,何以不去?’ ‘你见此河中有漂尸三荣曰:个乎?’ ‘见之’。 ‘此皆盗杀之也。臣曰: 荣曰: 此方连遭凶歉,相率而为盗者多。又不知你等为漂流行李扫地,反以为异邦人必赍贵物,皆有欲利之心。又前路人烟鲜少,盗多肆行,故不去也。’ ‘我之此行,臣曰: 已遇宁波府之盗,平生不愿相逢者,盗也。’ ‘大抵中国人心,荣曰: 北方则强悍,南方则柔顺。宁波之盗,江南人也,故虽或为盗,类皆劫而不杀人,你所以保其身也。此北方人,劫则必杀人,或置之沟壑,或漂之河海。今日所见漂尸,可知矣。’”

清嘉庆十九年(1814)八月二十五日,大理寺少卿、内阁学士、浙江嘉善人钱樾,因母忧回原籍守制,与家室乘船南上路过德州,来到离德州城五十里的高官厂(恩县境内,也叫高官屯),就地方营房边夜泊。晚上遭到六人以借盘缠为名的打劫,将船上的箱子打开,凡是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钱樾报告给山东巡抚,山东巡抚又写了奏折,嘉庆皇帝作了批示,将德州知州徐霖、参将覃廷荐、把总王庆云革职,安排钱樾就近在临清养病。钱樾病好后写给嘉庆皇帝的奏折,意思是说我现在身体好了,多谢皇帝的关怀。嘉庆皇帝朱批曰:览奏稍慰,“ 务擒此贼,以靖行旅”。

道光十四年(1834)十月初五日,广东人刘光桐乘船从京城回老家,途径直隶故城县时遭遇了劫匪。刘光桐本人没有受伤,全部经济损失也不过400两银子,却惊动了县、府(州)、省三级政府,直至朝廷。

为了加强武城北部运河沿岸的社会治安,明清统治者沿运河两岸建有墩台,平时由驻军轮守,负责缉捕盗贼,催赶漕船。还曾在离武城十八里的甲马营村设置巡检司、漕运所、水馆驿等运河衙门。巡检司是一级治安机构,先属武德道,后属东临道。有记载可查,巡检司和墩台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之初。

县城曾立河滩中

武城建县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有明确地址可考的县城共三处。第一处为唐武城县城,即现在河北省故城县的祖杨庄附近。第二处是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运河西决淹没武城县城,遂将武城县治由距老城五公里许之河西祖杨移至运河东岸,即武城老城镇驻地。第三处即为1973年搬迁后的今武城县城。

武城老城遗址紧靠运河河道,位于武城运河拱子桥以南的河滩之中,现在还能于河圈农田中分辨出来。老城的建制规模不大,南北1140米,东西800米,方圆近1平方公里。1959年还修建了150米长的焕光(武城)大桥,至今横跨在大运河上。1963年的大涝,武城段运河泄洪能力不能满足国家控制灾情的需要。国务院同意水利部搬迁武城县城,将老城城址辟为河道,县治东迁20公里至旧城(古贝州、恩州治所)重建的计划。1973年武城县城开始迁建,除拆迁了老县城外,还有14个村庄及21处扬水站也被拆迁,使武城段运河泄洪能力达到4000秒立方。一个具有近千年历史的老县城,变成了贯通南北的运河河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