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记者走进德州市殡仪馆 倾听一线殡葬工作人员的故事


石峰接运逝者火化

火化班工作人员石峰——无惧高温守候人生终点

“姓名、性别、年龄、存放位置……确认无误,遗体火化程序开始。”3月30日上午9点,火化班工作人员石峰和同事认真工作着。核对过程需要万分谨慎,这是对每一位逝者的尊重。

殡仪馆所有工种中,火化工是最后服务和送别逝者的人。市殡仪馆平均每年火化3000多具遗体,一天就有十多具。41岁的石峰,从2005年入职以来一直在火化班工作。在他看来,做好这份工作,就是要“胆大心细”。

石峰介绍,遗体送到后,他们要对照单据反复确认,遗体上是否有明显损伤、有几处损伤都要详细记录。遗体进入火化炉前,还要再次核对,确保无误。收集骨灰装进骨灰盒时,他们的动作会格外细心,递交骨灰盒一定双手捧给家属。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火化工们最难熬的时候。户外30多摄氏度的高温,室内1000摄氏度炉火散发出来的热浪,让整个车间像个大蒸笼。每次工作后都像是淋了一场大雨,脱下来的衣服能拧出水来。火化间里没有空调,因为遗体火化需要大量氧气才能保证充分燃烧,而且焚化过程中必须保持通风。

石峰介绍,一般情况下,火化一具遗体需要50分钟左右,遇到特殊情况时间可能更久。在此期间,火化工基本不能离开,随时关注火化情况,根据经验及时调整油量、风量和温度等。

这份工作对石峰触动最大的是对生命的悲悯,看到一些年轻生命因为意外早早逝去时,他心里会很难过。人活着,就应该珍惜生活、热爱生命。

实际上,火化工作的收入并不高,还要承受部分来自社会的压力。石峰从来不跟周围朋友提起自己的情况,喜事、聚会等也很少参加,怕别人忌讳。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转行:“这里是人生的最后一站,要当好‘摆渡人’。”

每当炉膛火光升起时,石峰和同事都会脱帽鞠躬,以示尊重,也是在替亲属们向逝者做最后的告别,希望他们一路走好。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