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窑,“历史的彩虹”照进了现实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陈广江

悠悠千载大运河,道不尽人间瓷话。

日前举办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上,德州窑红绿彩瓷器又一次“出圈”,圈粉无数。

穿越千年时空,德州窑红绿彩这道“历史的彩虹”再度绽放出绚烂的光彩,是以“德州手造”为引擎推动文化“两创”的一个生动缩影。

2006年6月,大运河畔,德州方向机厂院内施工现场,大量宋、元时期的瓷俑、瓷盘、瓷碗、瓷枕等瓷器被发掘出来,其中红绿彩尤为引人瞩目,德州古瓷窑自此揭开神秘面纱!虽然遗址至今仍未开发,但德州窑红绿彩已足以让世人惊艳。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宋金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依托大运河之便,德州窑红绿彩瓷器在此时惊艳问世,凭借着鲜亮色彩和精湛技艺“C位”出道,被誉为“历史的彩虹”。

红绿彩开创了我国五彩瓷器的先河,其重要性相当于“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电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德州窑红绿彩瓷器以红彩、绿彩为主,大红大绿,对比强烈,极具特色,生动地体现了崇尚高雅、温柔内敛的中原文化与粗犷豪放、清新质朴的草原文化的碰撞、融合。

作为大运河文化的产物,德州窑红绿彩是我国古代瓷器发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见证者。

德州窑始于北宋,盛于金代,没于明初。明初,运河泛滥,烽火四起,民不聊生,德州窑的窑火逐渐熄灭,从此深埋地下。

一世繁华,已是过眼云烟。今天,我们无法想象,千年前的德州窑匠人是怀着一种怎样凄楚无奈的心情,亲手关掉当时中国最先进磁窑的。不知大运河千里碧波中藏着多少兴衰往事。

“德州不只有黑陶,还有红绿彩”,这是一种历史荣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时代责任。

如何保护这份文化遗产,传承这项千年技艺?今天的匠人们没有固步自封,在传承的基础上大胆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最大程度地拓展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形式,让这束“历史的彩虹”照进了现实。

走进大运河旁德州红绿彩陶瓷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穿着龙纹中式长裙、面目清秀的瓷美人系列作品。

现代匠人从宋金时期的瓷人俑汲取灵感,将红绿彩绘与古彩、粉彩等技艺相结合,工艺更加讲究,造型更加立体,画面更加鲜活,更符合现代审美。

除了瓷美人系列,金釉系列、文化名人系列等红绿彩瓷器也是以集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风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相较于宋金时代的瓷俑,今天以颜真卿、东方朔、岳飞、祢衡、孙伏伽等历史文化名人为题材的红绿彩作品,无论从视觉效果还是从内涵上都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秉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理念,今天的匠人在创作红绿彩的过程中,融入国潮风、陶瓷雕塑、浮雕等多种元素,让红绿彩这门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再次焕发光彩,慢慢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德州手造”代表项目。

千年窑火愈来愈旺,老手艺焕发新活力。德州窑红绿彩穿越千年再展芳华,是德州大运河文化挖掘和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一个鲜活注脚。

路漫漫其修远,今天的匠人仍需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更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