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

2022对话1970:“时代变了,红心未变”专题,点击图片进入电脑端专题


2022对话1970:“时代变了,红心未变”专题

手机扫描二维码,浏览手机端专题


寄托安澜梦想,驶过惊涛骇浪,承载创业精神,在新时代奋进新航程——“红心一号”故事有新篇

演员演绎当时造船场景

1970年,“红心一号”造船组全体人员合影

“硪舞”

造船组人员反复敲砸船体钢板

德州黄河青年抢险突击队参加山东黄河防御超标准洪水实战演习

□本报记者王志强

1月10日一早,一场雪悄悄降下,点缀着齐河县祝阿镇西南街村。

86岁的张家和登上大堤,习惯性地伫立南望。

南有黄河,逶迤东去;沿岸苗木成畦,蜿蜒起伏;脚下是红心广场,身后便是自己的村庄。

长在黄河边,干在黄河边,守在黄河边,对于黄河,他一辈子也没看够。

看着红心广场的标志性雕塑,张家和思绪万千:想起当年造船的艰辛,想起《红心一号》舞台剧的感动,也想起现在黄河人守正创新的成就,还有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安澜的叮咛……

“砸”出来的壮烈

自制吸泥船放淤固堤

一握手,粗硬的手指传递着这样的信息:这是一个经风雨、敢作敢为的硬角色。

可不,张家和一辈子与黄河打交道。砸钢板造船,爬电线杆配电,筑坝防洪,修整备防石,啥都干过。

“1963年参加治黄工作,干了几十年,吸泥船‘红心一号’的建造过程让我印象深刻。”提及往事,张家和眼里有光、脸上带笑,“与‘红心一号’有关的引黄放淤固堤经验获得过全国大奖,那可是咱德州黄河人的骄傲。”

最早的固堤需要从耕地上挖土,那时,村前村后净是方坑,大的几十亩,一米多深,毁坏了耕地。

齐河修防段的领导长志气:黄河段上,不能光手提肩扛,得想办法。

“一天领导找到我,问筏子上放个电机行吗,我一说行,领导就买来材料,准备实验。”张家和回忆。

1969年,段上职工在木筏上安装抽泥机组,在进水管龙头上绑上水枪冲搅水下沙土,进行冲沙抽沙试验,抽取河道泥沙淤填背河坑塘。一段时间后,还真把河道里的沙土抽上来,用管道翻过大堤淤在背河的坑塘里。

1970年2月15日,开始造船,场地选在南坦险工。挖土平坑,搬石垛墙,拉起破帐篷当起了厂房,垛起的石头墙挡不住寒风,搭起的帐篷敞露着月亮,这就是最初的造船厂。

1个电焊机,2个氧气瓶,一堆买回来的废浮桶。从浮桶上剔出来的铁,去锈,好的做船底,差一点的做船帮。

“也有碰着的,也有磕着的,都是硬玩意。我虽然管电机,但是没事就砸钢板,瞧,这张照片上中间砸钢板的就是我。”张家和指着一张照片介绍道。

最不能让他忘怀的,是工友们的付出和牺牲。因保护被大风刮跑的图纸,张传娥不幸失去了腹中孩子;砸钢板,袁根喜把大腿割伤;因焊接技术不熟练,李少敏加班练习,被焊光灼得眼睛通红;因恶劣天气线路故障,张家和作业时被电线杆砸倒……

多少震撼来自默默无闻!

讲述这些时,阳光照耀在张家和仰起来的脸上,他沧桑的脸庞,眼泪流下来,他那眉毛已经变得花白了。

还尝试了很多土法。图纸绘出后,工人们不会看,就用油毛毡“比着腚裁样子”来定形,来下料。他们挥舞着5公斤的大锤,一锤锤、一钻钻,不知打断了多少锤把、用坏了多少钻头,一块又一块钢板才展现在面前。

部件加工的最后一道难关,是把一根直径80厘米、长4米多、重量在100公斤以上的圆钢弯曲成型,工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叫“牛鼻子”。工人们挖了一个槽,生起了烘炉,烧好后就把它架在一块划有曲线的钢板上,冒着几百摄氏度辐射热的高温,挥舞着大锤砸。烧红了抬过来砸,砸了抬过去烧,就这样往返100多次,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历时5天,终于成型。

经过85天的奋战,黄河上第一只吸泥船终于造成,1970年9月顺利下水,命名为“红心一号”。

“最初的吸泥船,生产效率低,但意义重大,第一是从无到有,第二是利用黄河泥沙的规律,用黄河泥沙加固黄河大堤,不用再挖耕地。”董兆忱介绍道。退休前,他曾担任德州黄河河务局建业公司总经理。

从此,利用吸泥船放淤固堤在黄河下游得到推广和应用。

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吸泥船输送距离由最初的几百米到后来的几千米,施工效率由初期的二三十立方米,提高到每小时200立方米以上,泥泵的使用寿命由几百小时延长到1000小时以上。

据统计,自1970年到1978年8月,德州淤背施工共投入43艘吸泥船,共完成土方4350万立方米,加固堤防60公里,背河堤面淤宽70米至100米,淤高3米到10米,消除了管涌、脱坡、渗水等险情,对保证堤防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拼力气更要拼科技,治黄人正是靠着这一心得,才创造了治黄历史上新的奇迹和辉煌,于是,在新时期的堤防建设中,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78年,引黄放淤固堤经验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我们现在的村庄,原来是大湾,都是淤出来的。”张家和指着脚下的土地说。

“演”出来的感动

尘封50年的历史再现舞台

每次看完《红心一号》舞台剧,张家和都想写点文章,但都没成文,每次提笔都控制不住感情。

2020年9月17日,齐河县文化中心,由德州黄河河务局编排的舞台剧《红心一号》首次展演,台下坐着黄河人及其家属700余人。

50年前的历史搬上舞台,看的时候,张家和就在抹眼泪。

演出接近尾声,参与造船的老人上台,老人们哭,演员们哭,台下的观众也在哭。

“挺真实,一看就是那么回事,净是铁家伙,碰着磕着经常有,手都是坑坑洼洼的。”在台上,张家和泪流满面。

剧终,演员谢幕时,观众起立鼓掌,掌声经久不息。

演出大放异彩,葛爱春哭得稀里哗啦。

她是德州黄河河务局职工,舞台剧的牵头人。

她的哭里有感动,也有激动——历时7个多月,由德州黄河河务局职工参演的舞台剧得到了认可。

这期间,葛爱春没少抹眼泪:正忙碌着赶剧本,5个人的队伍调走了4个,她急哭了;当单位领导从济南请来了专业老师,她又哭了,这次是感动。

舞台剧搬上舞台的过程,并不容易。

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作为负责人,葛爱春和德州黄河河务局办公室主任魏栋,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组织排演、制作道具、联系场地……为了让舞台剧尽快与观众见面,他们带领参演职工克服重重困难,每每排练到深夜。

剧中男一号田浮萍的扮演者郑坤深有感触:“‘红心一号’的参与者付出了太多,而支撑他们走下去的,是他们守护黄河安澜的责任,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把船造出来了。作为剧中角色,我心疼我的同事,心疼得落泪。”

也有一些故事成为趣谈。如在朋友圈流传的“孙子演爷爷,孙女喊大哥!一家三代人,辈辈献黄河!”

这说的是剧中女一号张传娥的扮演者朱晓楠。“我爷爷、我爸爸都是黄河职工,在剧中,大爷家的哥哥演我爷爷朱宝山,我演爷爷的同事。”朱晓楠说。

一年多来,《红心一号》舞台剧线上线下观看人数已超过70余万人次,还登上了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舞台,好评如潮,频频获奖。

看过剧,不少人追着河务局的职工问:“你们是从哪请来的演员?”他们总会很自豪地回答:“全是我们河务局职工!”

张家和颇有感触:“我们当年真是这样干。年轻人演得真好,把‘艰苦奋斗、爱岗奉献、敢为人先’的‘红心一号’精神演活了。”

“守”出来的安澜

共护母亲河永续发展

张家和作为退休职工参观德州黄河河务工作的时候,倍感欣慰。

“黄二代、黄三代、黄四代,代代黄河人,守护着黄河,不断创新,比我们当年干得更好。”张家和笑着说。

德州黄河河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恩说:“我们是站在老一辈的肩膀上,砥砺前行,如今‘红心一号’的故事又有了很多新的篇章。”

守的坚定。

当过兵,上过大学,“阔别”5年之后,1989年出生的李涛又回到黄河边,回到黄河河务局。抉择并不难,因为,他的血脉里流淌着黄河人的血,忘不了儿时父辈治理黄河的付出,有着黄河人的自豪感。

他又成为像老爷爷、爷爷、父亲一样的黄河人。

工作很单调也很辛苦,大堤上拔草,捡垃圾,拿着铁锨整边埂,植树种草,修整备防石等,李涛很努力,勤于钻研,2017年摘得全国水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河道修防工决赛冠军,201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家和的大儿子张海生、二儿子张海林,也都在黄河河务局工作。

创的给力。

杨志静是“黄二代”,2019年研制的水利工程智能基坑降水系统成果,获得山东黄河河务局2019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基坑地下水位降低时,会出现水泵空转,烧坏水泵的现象,尽管有大量的人力去监测,仍不可避免,现在用一款APP就能管住所有基坑。

戚涛,新黄河人,李家岸闸管所副所长。研究的综合防雷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2013年完成并投入使用,获2015年度山东黄河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度黄河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黄河水闸多建在空旷的地区,自动化设备频遭雷击,每年都需更换十几万元的设备。此系统投入使用后,已成功避雷15次,避免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2021年,德州黄河河务局1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获得省局科技进步奖4项、省局科技火花奖12项,通过黄河委员会“三新”认定19项。

“十三五”期间,德州黄河河务局获黄河委员会科技进步奖4项,44项科技成果通过黄河委员会“三新”认定;7项科技成果获省局科技进步奖,29项科技成果获省局科技火花奖;2项成果列入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

“不少科创成果,在去年秋汛时都用上了。”德州黄河河务局科技科科长李鹏介绍。

科技进步了,工作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我的老爷爷那一辈,工程巡查靠走,我爷爷那时候骑着大金鹿自行车,我爸爸有了摩托车,前几年,我们用上了电动四轮、皮卡车,如今更是用上了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查。”李涛说。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发扬‘红心一号’的精神,代代黄河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勇于革新,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伏秋大汛从未决口。”曹恩说。

“接过父辈的接力棒,肩上担子有千钧重,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守护黄河安澜,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李涛表示。

听着,张家和笑了起来,皱纹在脸上堆成了花。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