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收迎小康 建设秀美乡村——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宋延涛本报通讯员张文艳赵鑫

“丰岁农家户户欣,玉米满仓粒粒金。 ”

丰收节里话丰收,今年在疫情突发的不利形势下,我市农业农村系统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担当作为,狠抓落实,统筹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夏粮总产375.05万吨,同比增长0.7%。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6.3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41元,增长4.1%。

力保全年丰收

扶稳筑牢民生根本

年初疫情突发,形势严峻,在这期间,我市农产品市场货源始终保持供应充足,价格没有发生大的波动。这是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科学应对的结果,也与全市农业农村系统狠抓落实且措施得力分不开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出台了《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意见》,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力以赴做好粮食及“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力做好龙头企业稳产保供和复产复工,深入企业一线,实地指导防疫工作。由市、县两级农业农村局对我市230家龙头企业开展定点包保工作,专人跟踪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困难。重点保障生产物资企业运输工作,积极协调为农业生产物资企业发放通行证13个;为蔬菜、肉蛋奶生产加工企业发放民生保供物资生产企业证明160个。积极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进厂入企300余次,发现并解决企业生产发展问题近百个,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农业技术人员创新服务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及时发布设施蔬菜管理技术意见、麦田春季管理技术意见等,及时回应农民应急技术需求。疫情形势好转后,又深入乡村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在春季农业生产关键期,保证了不误农时。

粮食生产没受疫情影响,始终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把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整建制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为主抓手,实现粮食绿色高产、优质高效。 201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605.58万亩,总产150.04亿斤,用占全国0.9%、全省12.9%的种植面积,生产出全国总产1.1%、全省总产14%的粮食。今年夏粮喜获丰收。夏粮总产375.05万吨,同比增长0.7%;夏玉米长势良好,全年粮食丰收基础较好。 2019年全市4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今年50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和3万亩引黄灌区节水工程建设任务正在推进。

高标准设施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高效节能温室、塑料大棚及中小拱棚设施农业为重点,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突出发展食用菌和反季节蔬菜生产,推动建设蔬菜功能保护区40个,形成了食用菌、西葫芦、辣椒、西红柿、大叶香菜、西瓜等多个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今年以来,全市新(扩)建高标准蔬菜园区11个,目前全市100亩以上的高标准蔬菜园区达158个。蔬菜累计播种面积180.7万亩,产量累计801.4万吨。

为了减少畜产品进口依存度,我市积极鼓励规模养殖场建设,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市共有养殖场(户) 5900余家,规模以上养殖场2000余家,肉蛋奶总产量76.49万吨,同比增长32.36%。生猪产能恢复势头强劲。德州作为生猪养殖大市,常年生猪存栏约350万头,出栏约550万头。截至8月底,全市生猪存栏301.22万头,完成全年任务的96.54%,生猪出栏331.41万头,完成全年任务的62.18%(行业统计数据)。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猪大型养殖场存栏量呈增长态势,生猪产业发展前景良好。今年全市新建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103家,年设计出栏万头以上39家。新希望六和、牧原、天邦汉世伟、温氏、正邦、广东壹号、扬翔、傲农等大型企业均在我市落户投产。渔业生产后劲十足,上半年池塘养殖面积稳定在9.53万亩,渔业总产值2.35亿元。

品牌科技引领

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今年4月14日,我市举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启动仪式暨培训会,把2020年定为“品牌创建年”。“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粮食、蔬菜、畜牧主产区,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但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也很明显。如何把农业大市打造成农业强市,是市委、市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一直在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我们从质量兴农、品牌强农、龙头带动、特色产业、科技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努力。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平银说。

积极推进质量兴农。 2019年,整建制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10个县市区被命名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禹城市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县。今年以来,开展市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30次、检测各类农产品2070余批次,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深入开展农业执法检查行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市共检查农资企业164家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3971家次,立案109起,结案100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30多万元。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已建成益农信息社7124个,完成总任务(7985个)的89.2%。

大力推进品牌强农。我市确定今年为农产品“品牌建设年”,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实施《德州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以我市蔬菜等特色优势农产品为基础,以“生态德州放心农场”为主题,构建市域整体农产品品牌、单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遴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运营团队,委托其设计德州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设计方案,包括品牌名称、品牌标识、卡通形象、广告语及其它品牌要素的设计及应用,并制定《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品牌形象手册》。构建“德州市农产品整体品牌”目录制度,挖掘、遴选和培育武城辣椒、临南西红柿、乐陵金丝小枣、夏津桑椹等地理标志保护品牌、中华老字号、驰名商标形成品牌目录,逐步建立以“德州农产品整体品牌”为引领,各县市区区域公用品牌和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品牌布局。市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已完成区域品牌整体形象初稿设计。

通过努力,今年以来,全市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8个,认证产品总数达479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78个,绿色食品189个,有机产品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6个),认证面积达771.4万亩,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83.64%。目前,拥有夏津椹果、武城辣椒、乐陵小枣3个省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省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25个;夏津椹果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乐陵小枣获评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以品牌为引领,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目前,我市形成了以德州扒鸡集团为龙头的扒鸡产业,以禹城保龄宝为龙头的功能糖产业,以乐陵万兴家具为龙头的板材加工产业,以乐陵德润、百枣纲目为龙头的枣产品加工产业,以乐陵飞达为龙头的调味品产业,以夏津发达、永乐为龙头的粮食加工产业,以平原福洋淀粉为龙头的玉米深加工产业,以武城英潮为龙头的辣椒产业,以及宁津的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10余个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促进了品牌农业和农村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招大引强,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我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端农业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先后引进了凯盛浩丰智慧农业有限公司、山东水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现代农业企业。今年上半年,又洽谈项目22个,新开工项目1个,达成合作意向的过亿元项目1个,正在对接推进的项目9个。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组织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省级59家、市级226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我市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三级联创为抓手,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根据地。庆云县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临邑、齐河、乐陵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已评选认定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2家。齐河县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临邑县入选全国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县,全省唯一;陵城区糜镇入选实施2020年国家产业强镇项目,此项目我市已达4个。目前,全市已创建“新六产”示范县5个,“新六产”示范主体40个;4家企业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陵城、临邑、庆云智慧农业大棚集群式崛起,成为我市都市农业的典范、京津冀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全国智慧大棚的制高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全市建设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功能糖类公共实验室等国家级研发中心13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处,省级工程实验室15处,院士工作站7处,博士后工作站(基地)8处。今年5月30日,市政府与中科院地理所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院地合作扎实推进。种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全市5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总数达16个;10个主要农作物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总数达95个;1个品种通过山东省主要农作物引种备案,总数达53个。截至目前,全市种业注册资金规模达9.1亿元,种业市场份额达9.5亿。 10余家公司建立了专门的育种机构,其中希森马铃薯成为亚洲最大的马铃薯研发中心;良星种业建立了山东省第一家民营农科院——山东良星农业科学研究院。加大农技推广服务力度。上半年共组织农技人员科技下乡8408人次,指导农户12.2万户,服务指导新型经营主体9126个,服务面积951万亩次。扎实开展空中课堂、农民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工作。持续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人才定向培养工作。提报定向培养计划77人,获省级批准。全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指导陵城、庆云2区县创建“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指导乐陵市、临邑县、宁津县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7.51%。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今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559.6万亩,其中飞防343.66万亩。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4.42万亩,总面积达29.53万亩。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6%,提前完成81%的年度目标任务,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99%以上;争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5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46%。全市13个县(市、区)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并通过专家组验收。全市耕地全部划分为优先保护类。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1%以上。同时,加大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 (山东唯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乐陵庆云古枣树群的保护力度,把桑产业、枣产业与文化、休闲观光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旅游样板。

完善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全面起势

今年7月,山东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单位名单公布,我市1个县、7个乡镇、60个村庄入选。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顶层设计。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协调推进,示范带动。推动出台了《德州市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三年行动方案》《德州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规划方案,1+5+N乡村振兴规划体系基本形成。建立健全乡村振兴“五大专班”和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推进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印发实施2020年乡村振兴工作清单,对109项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责任、加强调度,坚持激励先进与鞭策后进相结合,每季度分专题、分片区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上半年,组织召开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暨农村道路户户通工作推进会议、全市加强基层党建推进农村改革攻坚现场会、全市乡村产业振兴现场会以及乡村振兴等五大专班专题会议,对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进行重点攻坚。积极开展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创建、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等,搭建了一批示范创建平台。今年,1个县、7个乡镇、60个村庄纳入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第二批示范创建单位。10个项目入选全省乡村振兴重大项目库第二批入库项目名单。

整治人居环境

让乡村更美丽宜居

9月16日,武城县武城镇高王村村委会主任王英泉,按要求将村里拆除危房的照片发到镇网格管理群里。今年以来,我市各乡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每周调度。

今年是落实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最后一年。我市以农村“七改”为抓手,提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推进“厕所革命”等重点任务,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拆危清残治脏除乱”村庄清洁集中行动,拆除农村危房8787座,清理残垣断壁7284处,清理河塘沟渠13683公里。加快推进“厕所革命”,今年全市5033户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12308 户,完成率245%;449座配套公厕已开工 421座,开工率为93.8%;已完成257座,完成率为57.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已有35.33%的行政村(2695个)已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提前完成30%的省定指标任务。启动实施107个村的厕污并入管网项目,建设二次生物发酵池100处,实施厕污资源利用化项目4个。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建设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其中1座投入运行。制定垃圾分类方案,在部分县市、乡镇和农村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申报2个国家卫生县城、12个国家卫生镇、2212个省级卫生村。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创建7个省级美丽村居试点、3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确定35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制定《德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评估验收方案》,从12个市直部门抽调20名业务骨干开展市级验收。开展文明生活方式行动,新建村级文明实践站1212个,覆盖率达到67.8%。全市文明达标村覆盖率达到85%,评选市级“最美家庭”100户,创建“美丽庭院”示范户10.3万余户。

推进农村改革

激发农业内生动力

今年7月,武城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经验,被农业农村部政策改革司、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推广。

近几年,我市有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等多项经验被全国推广。

改革激发活力。今年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重点推进了禹城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平原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武城县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乐陵市全国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如武城县深入开展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试点工作,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在全国首创“一证一书一网一池”盘活承包土地经营权(一证是指为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一书是指为农业经营主体出具《土地经营权价值评估认定书》,一网是指开发建设农村综合产权信息共享系统,一池是指建立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项目池”承接机制),促进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目前全市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总量达33亿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达378.4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46.5%。举办2020年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招商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66亿元。

推广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经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组织编撰《德州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选编》(100个案例),并下发全市7904个行政村,营造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市有631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占行政村总数的79.93%;其中有208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占行政村总数的26.39%。

出台政策,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从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生产经营支持政策、完善金融保险政策、完善市场营销政策、完善人才支撑政策等五个方面,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政策支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工程,累计清理空壳社8000多家,发展家庭农场4437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32家,省级示范社147家,市级示范社230家;发展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8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17家。庆云、夏津列为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县。为武城、夏津、齐河、庆云、乐陵、陵城争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全年计划实施面积36.3万亩,争取资金2607万元。

下一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改革等重点工作落实,补齐农业农村领域发展短板,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力争有更多方面、更多领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