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四女寺镇刘俊英:贫困户“逆袭”成致富能手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汤锦瑶摄影报道

她命运多舛,

自幼与母亲离别,辍学种地,操持家务。

她为爱坚守,

照顾瘫痪丈夫20年,用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家。

她怀揣希望,靠养猪起家,以勤劳好学敲开“致富门”。

在武城县四女寺镇张豹庄村,刘俊英脱贫致富的故事,乡人无不晓之。用她的话来说,人生,就是一个在绝境中寻找希望的过程。

命运多舛自幼失去母亲庇护

刘俊英,53岁,武城县四女寺镇张豹庄村村民,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上世纪70年代初,年仅4岁的刘俊英被精神失常的母亲从河北带到德州平原。在度过了两年露宿街头、以乞讨为生的生活后,母亲嫁给了当地一名村民,自此刘俊英有了“家”,也像其他孩子一样背上书包上了学。

然而,好景不长。三年后,母亲再次离家,把刘俊英独自留在继父家生活。没有妈妈的呵护,刘俊英的生活一落千丈。先是从学校辍学,又“接手”了种地、做饭等所有的家务。即便如此,整日酗酒的继父回到家后仍对她非打即骂。

刘俊英在灰暗中度过了童年,也正因为这样的生活经历,造就了她如今坚韧、独立、刚毅的性格。

为爱坚守照顾瘫痪在床丈夫

 1988年,在继父的坚持下,20岁的刘俊英嫁给了武城县四女寺镇张豹庄村的刘清锋。

虽然丈夫家境贫寒,但刘俊英在“穷”字面前没有低头。丈夫外出打工,刘俊英在家养兔、养猪……什么挣钱,她做什么。夫妻二人硬是靠着勤劳苦干,让家中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然而上天弄人。1998年,这个原本和和美美的家庭,却因为一场意外,导致家中的顶梁柱刘清锋瘫痪。为了走出困境,刘俊英开始创业——在家门口经营了一家小卖部。虽然赚钱不多,但可以随时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开展,经过村里和上级部门的审核,刘俊英一家成为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还为他们家盖了新房。

希望来了,关爱也来了,这个家也好起来了。

怀揣希望靠养猪踏上脱贫路

看到镇村帮扶干部的无私帮助和政策支持,刘俊英一家也决心重新出发,走出贫困的阴影。2015年底,她决定开始养猪。没有养殖经验的刘俊英来到书店,买了两本关于养猪的书籍,一边学习一边养殖。“你小学都没有毕业,书里的字能认全吗?”当别人问起这个问题时,刘俊英笑着答道:“硬着头皮读呗!”她就是这样,无所畏惧。

三个月多后,刘俊英收获了创业后的第一桶金——买的那只母猪下崽了,卖了7000元钱。她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而是用赚来的钱又买了一头母猪。在刘俊英的精心护理下,两只猪让她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赚了2万多元。

刘俊英家的院子里有两座房,一座是在政府的帮扶下建成的,另一座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挣来的。两座房子窗明几净,宽敞漂亮。这个院子记录的是这个家庭30多年来从穷困到脱贫的生活景象。

勤劳好学成全村“致富能手”

 随着猪越养越多,刘俊英又开辟了“新阵地”,买下自家前院的宅基地,专门为猪盖了“宿舍”。为了保证周围环境,刘俊英在院子里修建了高标准的化粪池,产生的沼气用来做饭,形成了科学环保的养猪模式。

刘俊英通过看书,为母猪搭建了“产房”,还为猪崽建了“保温箱”,保证了猪崽的成活率。每次她都会亲自为猪接生,剪刀、酒精、碘酒……一应俱全。

2017年,刘俊英撤底摘了“贫困帽”,经过一年的辛苦劳动,让她收益十多万元,也理所当然地被评为村里的致富能手。“不论到啥时候,只要肯学习动脑筋,肯吃苦受累,就没有干不成的事。”现在的刘俊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她从猪的喘气声、睡觉的姿势等这些小细节中,就能看出猪的身体是不是有问题。

致富脱贫路上,刘俊英不忘“传帮带”,只要是有村民向她请教养猪的知识,她都会倾囊相授。

2018年6月,刘俊英的丈夫撒手人寰。“他看着日子越过越好了,也不用挂着我们娘俩了,走得很安详。”虽然经历苦难,但岁月并未在刘俊英的脸上留下沧桑的痕迹。在采访过程中,她的言语透露着乐观坚定,仿佛未曾经历过那些苦难。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