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泄露了家长的信息?

暑期到来,不少父母遭培训机构电话“轰炸”

德州新闻网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见习记者王风林)

“请问您是XX的家长吗?最近孩子学习怎么样……”暑假开始后,德城区的张先生接连接到培训机构打来的推销电话,询问是否要为孩子报班。不到一周的时间,他就接到了十多个类似的电话。令张先生不解的是,对方不仅知道自己的电话,还对自家孩子的学校、年级甚至成绩等信息都比较了解。“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张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2000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根据张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采访多名家长发现,遭到培训机构电话“轰炸”的家长不在少数。尤其是在暑假前夕,很多家长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涉及英语、艺术培训、围棋、轮滑等,令人不胜其烦。同时,也有家长反映,有不少培训机构对家长和孩子的信息比较了解。市民赵女士的女儿在参加了一次游学活动后,就陆续接到了多个培训机构的电话,“他们大部分都能一下说出我孩子的姓名,有的还强调他们的培训班所在地离我家距离很近,可见连我的家庭住址对方也十分了解。”

这些人为何会这么了解自己的信息?对此,有家长怀疑各培训机构之间“共享”学员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在某培训机构负责招生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培训机构获取信息一般是通过线下活动,如一些面向低年龄段的培训班,会在学校周边地区(如市中心广场、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区域,通过发放各式各样的小礼品等,让家长填写自己的电话号码及孩子的相关情况等。

同时,这名员工还透露,也有人售卖家长和学生的信息,数百名的个人信息只要几十元。但对于对方的身份、信息来源渠道等,这名员工表示并不知情。

本报法律顾问杜敏律师表示,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泄露他人隐私。对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当事人可以向泄露个人隐私的单位和个人追究法律责任,造成损害的,可主张损害赔偿。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同时,本报也提醒广大家长,要认识到孩子信息泄露的危害,不要贪图小便宜因为一点小礼品就留下孩子的信息。同时,也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外人泄露。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