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德州市关工委红色教育结硕果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张双双通讯员刘立君摄影报道

近年来,德州市关工委在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的基础上,把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作为工作重点,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建立起“三进”“三建”“三结合”学习教育模式,即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学校建“两史”教育室、校外建“两史”教育基地、关工委建红色教育宣讲团,校内与校外结合,与重大纪念日结合,与传统文化活动结合。以此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坚持扩大教育活动覆盖面全市建立党史国史教育基地40余处

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编写校本教材、开展读书活动、举办图片展览等多种方式,实现红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校园。同时,注重发挥各种教育基地的平台作用,全市已建立完善党史国史教育基地40余处,集中命名30所党史国史教育示范学校,形成了校外展馆与校内展馆相结合、涵盖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系。

我市还重点推广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基地,如乐陵市冀鲁边区博物馆、宁津县渤海军区教导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坚持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利用节假日开展多样教育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红色基因教育活动中,德州市关工委引导青少年通过诵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诗词文章,诵读近现代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的爱国诗文,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经典诗文,进一步把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临邑县邢侗中学的“开学第一课”,邀请“五老”志愿者为学生教授“太极拳”,让学生亲身体验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陵城区以“一方水土,一方人”为主题,组织了蹦鼓舞、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坚持与学习宣传本地革命历史相结合编写教育读本,指导全市红色教育活动

红色文化传承历来有“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鲁边”的说法。德州是革命老区,光荣革命传统和先烈英模的英雄事迹,是开展红色教育的宝贵财富。市关工委组织编写了《德州市青少年党史国史学习教育读本》,包含党史、国史和德州地方史,是全市开展各类红色教育活动的指导性教材。各县市区围绕《读本》组织学生开展了写心得体会、讲故事、演讲比赛、知识答题等多项活动,寓教于乐,效果显著。

为深度挖掘和利用富有本地特色的宝贵资源,市关工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红色经典征集活动,征集红色歌曲、故事、电影、书籍、旅游等资源,整理编辑后印制红色经典读本发放给全市中小学生。

坚持发挥“五老”作用组织“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和农村

“五老”是关工委工作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是开展红色学习教育活动的宝贵资源。我市关工委组建“五老”红色教育报告团、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农村、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宣讲、交流活动。抓好参与红色宣讲的“五老”骨干的学习培训。自2015年开始,我市将关工委培训班纳入市委党校主体班次,每年举办全市关工委干部及“五老”志愿者培训班。组织关工委干部和优秀“五老”代表到外地观摩交流,提升宣讲水平,达到“一人宣讲,众多青少年受益”的效果。

齐河县关工委“五老”关爱艺术团精心编排了音乐快板《不忘初心跟着党小康路上铸辉煌》、《党史国史记心间爱国爱党代代传》,小品《家风》等爱党爱国、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深入乡镇、企业、社区、学校开展送文化活动百余场,受益青少年达10万余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