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家书、老照片、结婚证、日记本……市民谢立国废品站淘捡“旧时光”


3月19日,记者接到市民谢立国先生打来的电话,他称自己在废品站捡到40余封写于上世纪60年代的家书,考虑到这些书信承载着一个家庭半个世纪前的深情回忆,希望能够寻回这些信件的主人。

其实,谢立国并非第一次在废品站捡到老物件,在他家里还有排满一面墙的旧书籍、80年代的邮票、装订成册的老照片……他喜欢寻找、把玩这些老物件,透过泛黄、粗糙、斑驳的表层纹理,剪辑拼接出一段段往日时光。

谢立国淘来的旧书


旧家书弥足珍贵承载浓浓亲情


“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在一片废墟堆上捡到书信,这句诗涌上谢立国的心头,他将这些书信捡起,站在原地慢慢翻阅,发现这些书信基本都是妹妹写给大哥大姐的家书,内容是妹妹在大学校园的生活,有些是几十字的一张卡片,有些洋洋洒洒写了三四张信纸,总共40余封,被细心的按日期编订成册。“信里面关于写信人的信息比较少,在唯一一封电报中,有一个准确的信息是写信人叫王爱民。”谢立国说道,因为大部分内容为写信人在大学校园的生活,且信纸上写有华东政法大学,可以猜测写信人是曾经在华东政法大学上过学的王爱民,如今年龄应在七十岁左右。

谢立国解释,之所以执着为家书寻找主人,是因为这些信件承载着一个大家庭的情感,兄弟姐妹如何在艰难岁月里相亲相爱、患难与共,将这份情感传递给信件主人的后人弥足珍贵。而且家书这种形式的本身,也是一种即将逝去、不可复制的情感载体,舍不得让这份回忆远去,谢立国希望有知道这些信件相关信息的人,可以与他联系。

谢立国在整理家中的藏品


有心愿成人之美,多次帮“宝贝”找到失主


其实,谢立国执着寻找的还有很多。在去年6月,谢立国还曾通过本报寻找40余张老照片的主人,那也是他在废品站淘回的。拿回家后,他仔细在照片中寻找失主的信息,并最终通过本报,为其中两张照片寻回失主。据失主介绍,那是她已故丈夫的两张照片,已是孤本,她没有想到还能再次看到。

去年8月,谢立国在废品站发现了一个存折,存折最后的取款日期为2010年,距离发现已经7年之久,余额还有1500余元。由于存折被发现时,跟一摞废纸放在一起,不是有心人很难发现,谢立国猜想这很可能是失主忘记了。

于是,他通过存折所属银行,电话联系到了失主。“你最近是不是卖过废品?”谢立国询问。对方表示确实卖过一些旧书籍、废纸。“这里面有一张存折,上面还有钱呢。”谢立国说。对方听后微微愣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我还以为那张存折掉了,原来是放在废品里了”。

随后,谢立国当面将存折物归原主,失主也顺利将存款取出。

谢立国淘来的老火车票


废品站里“淘宝”,借老物件寻“旧时光”


谢立国今年46岁,他喜欢逛废品站的习惯是他送儿子上幼儿园时养成的。幼儿园离着废品站近,他接送儿子,顺便在废品站里淘淘宝,这一淘就是10多年,淘回的宝贝占了半个地下室。

很多人都不理解一片废墟有什么好留恋的,可他偏偏能在那里呆一上午,如果能在里面淘到点旧手表、老肩章,便像中了奖一样高兴。但他淘到最多的还是那些因为不值钱、没地方放的老物件,然后把这些老物件搬回家,顺着泛黄、斑驳的表皮纹理,畅想他们背后的故事。“很多人卖废品的时候,把东西收拾错了,有些东西不该卖的,像是老照片、家书、结婚证、日记本,这些都是记忆啊,留下来给孩子也好。”谢立国理解现在的人们喜欢新的东西,他也坦言自己年轻时也是这样,可现在却越来越珍惜旧物件,在修修补补中得到满足感。“只要发现了老物件,我就想给人家送回去,他可能是扔错了,也可能当时不想要,等想起来后悔却已经晚了。”谢立国说,这些老物件是一段段旧时光,一幕幕历史,放在家中不会占用太大空间,却能成为家庭情感传承的载体,他愿意做守护这些被遗忘的老物件的人,在失主想起时,可以来他这取回一段旧时光。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俞荣 摄影王泽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