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

  2011年9月1日,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抬头寺镇张申小学的孩子们在新校舍上课。记者 孙美玉 摄


  从2007年到2011年,全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由16.2亿元增加到32.4亿元。经费翻番的同时,德州的教育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中小学软件和硬件的迅速提高,拉近了与市区学校的差距。

  ◎免除学杂费给家庭减负

2月4日,读小学六年级的张佳兴在家里收拾学习用品,还有3天就开学了,张佳兴即将开始他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妈妈钟女士也在帮儿子收拾东西,检查孩子每个科目的寒假作业,所有的文具和必需品统统装进孩子的书包。
一切都收拾停当之后,钟女士拿出一些零花钱装进孩子的书包,但是钟女士并没有准备新学期的学费。“已经五年没有交过学费了,这都是因为国家的好政策。”钟女士表示,从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开始就没有再交过学费了,现在已经习惯了开学之前不准备学费的状态。“从前总是听见喊‘减负’,都是在孩子课业上‘减负’,提倡素质教育。现在终于给家长‘减负’了!”谈到政府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的情况,钟女士顿时喜上眉梢。“当初每个学期孩子的学杂费要100多元,免除学杂费之后,一年下来能省300多元钱。”钟女士表示,虽然现在300多元钱并不算多,可是积少成多,每年节省300多元,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下来就要节省3000多元。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来说,这也算节省了不少的开支。
钟女士住在德州市郊,现在市郊的一些村庄耕地面积比较少,许多农民选择到市区或者郊区工厂打工。钟女士在一家鞋厂打工,“只靠种地仅仅是能糊口。”钟女士打工收入不高,但是补贴家用足够了。“在农村,种点粮食就够吃的。平常消费并不多,钱主要的还是花在孩子身上。”孩子上学免除学杂费让家里的经济条件也稍微改善了些。“不算不知道,给孩子买双鞋花二三十元,一年免除的学杂费买成鞋,孩子两年都穿不完。”钟女士算了笔账,孩子上学免除学杂费买成生活用品足够孩子用一段时间,如果买成孩子平常使用的作业本,按照5毛钱一个计算,每年免除的相关费用可以买700多本作业本,可以用好几年。钟女士算的很认真,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过日子精打细算已经成了习惯。“怎么说呢,还是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吧。”对于免除学杂费的政策,钟女士表示她打心眼里高兴。
2007年以来,“免费”成为教育的“热词”,以这一年为起点,我市大力实施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学生资助工作,免杂费、免费提供课本、中职资助、大学奖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教育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并且初步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学生资助体系,全市资助经费由2007年的760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28亿元。像张佳兴一样享受“免费”政策的学生还有许多,加上受到资助的学生,每年受益学生达7.2万人。

  ◎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

抬头寺镇位于市经济开发区,距离市区不算远,即使这样,镇上的楼房也并不多。2010年抬头寺中学落成,随后张申小学落成,2012年2月抬头寺中心小学将投入使用,漂亮的教学楼已经成为了镇上标志性建筑。“我们这里最漂亮的建筑就是学校。”当地人这样表示,他们对学校环境的改善非常自豪。
2月7日,全市中小学生即将结束寒假开学,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去。这个寒假,抬头寺中心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冯超越过得非常开心,不仅是因为春节放假能够轻松一下,更重要的是,开学之后她所在小学的同学都将搬进新的教学楼上课。“我们的新楼很宽敞,教室很明亮。”说起开学就将坐在新教学楼里上课,冯超越笑容像花儿一样绽放在脸上,非常开心。2007年9月,冯超越入学,当时的抬头寺小学的教室全都是平房。每到冬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穿得非常厚,因为教室里的确很冷。“现在好了,我们都进了楼房,墙那么白,窗户那么亮。”冯超越说,一想到在新教学楼里上课就很兴奋。
不仅是学生盼着“搬上楼”,学校的老师也对此非常期待。“我2010年来的时候一看都是平房,还真不太适应。”2010年通过招聘马晓哲到抬头寺中心小学任教,对于当时的情况马老师记忆犹新。“当时顿时感觉到农村孩子学习环境的艰苦。”马晓哲说,平房的旧教室里没有暖气,也没有风扇,孩子们的学习环境非常艰苦。“冬天有的孩子的手都冻裂了,看了非常心疼。夏天教室没有风扇,只能靠开窗通风。”新的教学楼保温效果明显强于平房,而且都装了风扇,孩子们的读书环境将有明显改善。
据了解,我市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危房改造、教学仪器设备更新、校舍安全等工程相继实施,累计投资达到16.9亿元,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两年我市大力实施的农村中小学校舍楼房化工程进展非常快,农村中小学校舍楼房化改造计划新建楼房校舍107.2万平方米,目前已投入资金8.4亿元,建设楼房70.4万平方米,到2012年底将全部完成。

  ◎从“爷爷老师”到“阿姨老师”

校舍改造工程改善了硬件条件,优化了学生的读书环境,让学生、教师心里高兴。最近几年的教师招聘则让农村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爷爷辈”的教师逐渐退休,“叔叔阿姨辈”的教师逐渐多了起来。
贾淑伟是抬头寺中心小学的一名年轻教师,2010年通过市经济开发区的教师招聘到该小学任教。“贾老师挺好的,我们都很喜欢她。”这是学生给贾淑伟的评价。从2010年加入到教师队伍,贾淑伟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随着年轻教师的不断加入,乡村小学已经逐渐告别了“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通过更多的互动和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我们学校从2007年开始,已经有7名年轻教师到我校任教。”抬头寺中心小学校长贺金波表示,最近五年学校教师队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仅2010年就有5名招聘的年轻教师到该校任教。目前,该校有教师20人,年轻教师占了三成以上的比例。“今年还有几位老师退休。3月、5月、9月都有老师面临退休。”贺金波表示,今年还将有4位老教师即将退休,教师年龄结构将进一步年轻化。
据了解,目前,我市“退一补一”的教师补充机制已经建立,仅2010年、2011年两年就补充新教师3600余名,大大优化了我市教师的年龄结构,“爷爷辈”的老师逐渐面临退休,将有更多的“叔叔、阿姨辈”甚至“哥哥姐姐辈”的教师补充到教师队伍当中。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也将推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记者 李龙 通讯员 董志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