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德州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有关部署要求,着力从优化机构设置、优化职能体系、优化人员力量配备等方面入手,细化工作措施,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保障。
一、进一步明晰职能定位,动态调整权责清单。按照开发区管发展、管保障、管保护、管安全的总体定位,结合开发区实际需求和承接能力,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一区一策,依法依规梳理明确开发区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优化完善职能配置,突出主责主业,及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确保开发区照单履职、依单尽责。
二、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完善职责边界清单。梳理开发区管理机构与属地单位之间发生频次较高且职责边界不清的事项,组织编制开发区管理机构与属地单位职责边界清单,并根据法律法规、开发区代管镇街和职责任务等变化情况,及时对开发区职责边界清单优化动态调整。同时,加强开发区权责清单、职责边界清单应用,积极推动两张清单纳入“网格化治理大平台”,健全完善“开发区吹哨、属地单位报到”“乡(街)呼县(区)应”工作机制。
三、加强人员控制数管理,规范实名制管理口径。研究明确开发区人员控制数管理使用的实施范围、总量核定、管理范围、使用程序、实名制管理程序等工作内容,健全规范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的政策口径。支持各县(市、区)根据发展规模、功能等因素提出人员控制数建议,在同级编制总量内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研究确定开发区人员控制数,并适时动态调整,保障人员控制数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切实促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王振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