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竹:扎根禹城30年,盐碱荒地变沃野

欧阳竹正在提取水位测量仪数据。

欧阳竹正在提取水位测量仪数据。

9月11日,记者见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禹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欧阳竹时,他刚从附近村庄给村民作指导回来。壮实的身板、黝黑的皮肤和平头短发,在记者眼里他和老农没什么两样。
当年满是盐碱的荒地,如今已是沃野千顷。而扎根禹城30年的他,双鬓却尽染白霜。
技术攻关,盐碱洼成粮仓
1983年,欧阳竹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系毕业,被分配到刚刚成立的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这个生于繁华广州市的高材生,在偏远的禹城农村一干就是30多年。
当时,禹城有30多万亩低洼、易涝、盐渍化严重的盐碱地,地下水矿化度达每升10克。学术界称之为 “河间浅平洼地”,遍地都是 “沙包子、碱窝子”。
欧阳竹刚来试验站后,克服水土不服,也产生过一定心理落差,经过3年的自我调整,终于把禹城当成家。吃住在农村,白天与农民一起在田野工作,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试验数据。
“土地是农民的 ‘命根子’,当农民们守着土地却无粮可打时,他们是何等绝望。”欧阳竹自小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于是主动参加了中科院程维新研究员的课题组,决心将盐碱地改造成良田。但向盐碱地要粮,特别是在盐分高达19‰的土地里种粮,这是当时全世界都未攻克的难题。
禹城市曾数次邀请国内专家组织攻关,却一次次无果而终;当听说禹城综合试验站要向盐碱地宣战时,当地的同志开起了善意的玩笑: “别弄了吧,别砸了中科院的牌子。”
欧阳竹也知道改造重盐碱地的难度,堪比攀登珠穆朗玛峰。 “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地下垫草隔水,比如用营养钵来种棉花,但效果都不好。”欧阳竹说。
一天晚上,欧阳竹和同事们坐在院门口聊天,收音机里的一则消息引起他的注意:日本科学家提出 “海洋水库”的设想——利用海洋储存淡水,因为淡水和海水的比重不一样,淡水的比重轻,它可以“浮”在海水上面。
两年的苦思冥想,一些沉睡的点子被迅速激活。 “先排掉地表层的咸水,然后灌溉大量淡水,将咸水 ‘压’在地下深层,从而改善土壤性质……”这一灵感,成为突破 “黄淮海旱涝碱治理配套技术研究”课题的一把钥匙。
经过不断试验和改进,禹城第一次在改良后的重盐碱地上种出了小麦。 2007年,欧阳竹和他的团队在前期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搞现代农业,推广节水、节能、节药、节肥的新式农业耕作方式,让昔日的盐碱荒滩变成了丰饶秀丽的沃野。
自2008年起,禹城市连续7年实现了平均亩产过1000公斤。
如今,以欧阳竹团队研发的这项技术为起点,盐碱地改造技术经历多次改进日益成熟,并成为2012年启动的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的主体技术。而在由科技部、中科院联合启动的这一项目中,欧阳竹是倡导者之一,先期的科技突破已经让他对目标的实现信心满满: “到2020年整个项目增产100亿斤,没问题!”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