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起:铁路网密度达2.4公里/百公里

  “过去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进入了百年来最为集中的铁路建设时期。 ”市发改委铁路办主任刘根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5年来,我市铁路建设成绩斐然。京沪高铁、邯济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在山东段或全线建设推进速度均为第一;德大铁路建设推进速度第二;德州东站在京沪高铁沿线中间站最大,并在山东段建成最早;德州火车站站房改造铁道部 2011年批复的最快。

    半小时上天,1小时下海, 1小时进京

    “在历史上,我市就有 ‘神京门户’‘九达天衢’的美誉。去年京沪高铁87.8公里的德州段建成通车,开辟了我市交通史的新纪元。”刘根起介绍,原来是1小时上天 (到济南遥墙机场), 2小时下海(到天津港), 3小时进京。现在,乘坐高铁从德州东站到济南站只需28分钟,到北京、天津港的时间均缩短为1小时,德州人基本实现了 “半小时上天, 1小时下海, 1小时进京”。

    2011年6月建成运营的京沪高铁以及既有的京沪铁路、石德铁路、邯济铁路等国家干线铁路穿境而过,营业里程达246公里,铁路网密度达2.4公里/百公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交通区位优势日益突显

    “高铁所改变的不仅仅是 ‘走南闯北’的便捷与高效,高铁时代激发出的产业结构服务化效应、区域发展一体化效应、休闲度假郊游化效应、政策服务协同化效应在我市初步显现。”刘根起认为,建成通车的京沪高铁,以及正在紧张建设的德烟铁路、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待建的石济客专等,与既有石德、京沪铁路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我市交通区位优势日益突显。

    □本报记者 韩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