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宗利——在生态修复中推广生物技术

  □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崔珠峰 邢飞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当看到这部分内容时,我由衷地感到兴奋。 ”全国人大代表、禹城市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利3月7日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保龄宝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工程为主导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可以实现沼气发电、酒精回收和蛋白利用,形成原料循环利用、产品梯次开发的循环经济模式,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废弃物,建立起具有保龄宝特点的工业生态链。发展生物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是刘宗利多年的梦想和追求,但近年来雾霾由区域跑向全国、从间隙性趋向于常态化的现状令他痛心疾首。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他提交的10份建议中,《关于在生态修复中推广生物技术的建议》放在了第一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刘宗利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既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又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未来生存。
从对未来负责、对后代负责的角度,必须从现在做起,用几十年的时间重构良好的自然生态。一方面要控制污染源,降低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实施生态修复,唤醒自然生态的自我净化功能。
    关于在生态修复中推广生物技术,刘宗利认为,首先要支持生物修复技术创新,从战略层面研究探讨生物修复的可行性,通过列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设立科技专项等方式,支持生物修复领域的科研创新活动,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形成一批新技术、新产品,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另外,要培育发展生态修复产业。将生态修复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社会资源向生态修复产业聚集,重点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公司。“要着手进行区域性试点,选择若干县市、乡镇,提供优惠政策,为生物修复技术的实践应用探索积累成功经验。 ”刘宗利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