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岗敬业彰显文明素养

    11月8日是第十六个中国记者节,像全国各地的新闻记者一样,德州日报的记者也以一如既往的忙碌姿态纪念着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一天,他们深入城管、交警、公交、环卫、政务中心等岗位,记录一线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他们也走进敬老院、学校、福利院,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
    记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为了完成新闻报道这一工作职责,常常需要付出比其他行业更多的努力。突发大事,他们要随叫随到;危险事件,他们要冲在最前;紧急采访,他们需通宵达旦。可以说,如果一个记者没有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没有忘我、坚韧、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就很难有所作为。从这种意义上说,记者,也是敬业精神的典型代表。比如以工作来纪念节日,这一行为本身,就充分彰显了敬业精神,而当记者记录下各行各业的文明点滴,以新闻报道的方式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一过程又传递着各行业工作者的敬业精神。
    当然,敬业并不是某个行业的专属,无论哪行哪业,要想取得成功,敬业精神都是必备基因。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如今,敬业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被赋予了崭新时代意义,成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因此,敬业是每一个人必须追求的一种高贵品质和职业操守,也是现代文明的题中之义。
    爱业是敬业的基础。最近微信上流传一篇名为《请善待你的单位》的文章,大意说单位是你安身立命的客栈,是你显示自己存在的舞台,是你提升身价的增值器,是你在家庭和社会上的发言权,没有单位,你什么也不是,所以要爱你的单位。其实,这里的单位,就是指的职业,每个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珍惜自己的工作,才敢于担当和乐于付出,让自己从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得到他人的尊重。
    敬业更需勤业、精业。对待工作,只有勤奋刻苦、精益求精,才能成为行家里手,有所成就。 “勤”体现在脑、手、腿等各方面,只有勤学习、勤思考、勤沟通,工作的效率才能更高;而要做到“精”,就必须脚踏实地实干为先。无论是哪种职业,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每当这时,就需要有“吃得了苦,挑得起担”的勇气,也需要深入钻研、甘于奉献的精神,树立高标准,追求高质量,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也只有当每个人对工作由爱而敬,由敬生勤,由勤转精,工作才会成为一份沉甸甸的事业,人生的广度和深度才会得以拓展,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文明。
□胥爱珍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