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不失志的簸箕刘样本 居民变成企业股东

簸箕刘社区隶属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河街道办事处,现有居民3000多人,其中原簸箕刘村村民、合村并居中从村外新迁入居民各占一半。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这个传统的农业社区已无地可耕。党支部带领群众“失地”不失志,先后建立了“簸箕刘工贸开发有限公司”、“宏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方电动车市场”等一批集体企业,不仅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集体资产也有了较大积累。目前,社区集体资产5亿多元,集体经济年收入 3000万元。社区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去年光福利就发下去800万”
逢年过节发福利,一般都是单位行为。而在簸箕刘社区,普通居民便有这样的待遇,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是原簸箕刘村的村民,人人都有份儿。”并且,这个社区的福利令许多单位员工都眼红,用居民的话说,“从粮油米面,到日常用品,几乎无所不发。”
被当做福利发放的物品品种繁多,价值也不低。“每人每年得合到五千块钱,连钱带物,光去年就发下去800万。”簸箕刘社区党支部书记董吉增告诉记者。
为了帮助居民加速向市民转变,提高文明素养,社区党支部采取多种方式予以鼓励。去年“创卫”期间,社区曾作出规定,居民只要打扫干净自家室内卫生,顺利通过社区验收,每户奖励一个月生活费。作为一种福利,这个村的生活费标准是每人每月330元。最终,几乎户户获得奖励。
那么,这个社区何来如此厚实的家底呢?原来,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这里近年施行的“集体资产股份制量化”改革,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居民变成企业股东
近年来,随着合村并建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实施,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簸箕刘社区。可多年积累下的集体资产理应属于原簸箕刘村民所有,在这样的形势下,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利益不受侵害,避免和化解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便成为对社区党支部的一大考验。
于是,他们经过多次召开党员、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后,决定以对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配股的形式,将集体资产逐步转化为企业资产,将企业资产按股份形式量化给每一位应享受集体资产的居民。由此一来,在经济发展及管理方式上,居民就变成了企业股东。
如今,虽然不用到企业上班,但是每个原簸箕刘村的村民都得到了10万元股份,并且从2010年11月1日起5年内,从外村新嫁给股东的媳妇、新生的小孩也将按有关标准追加股份。同时,股东每月还可以领取330元生活补助费,每年能领取节日福利费400元、冬季采暖补助费500元,女55周岁、男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可多领取一个月的生活补助费。根据集体企业效益,还时常以实物形式发放福利。
三年时间三个巨变
其实,“自古就不穷”的簸箕刘,早在2001年就开始为居民发放生活补助费和“两节”福利费,且发放数额逐年提高。中、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社区为其发放数额不菲的奖学金。
在居民加入新农合的基础上,这里还出台了《簸箕刘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对治疗费用1万元至2万元、2万元至5万元、5万元至10万元、10万元以上的重特大疾病居民,分别给予报销医疗费15%、20%、25%、30%的经济救助。自2007年实施这一制度以来,已累计救助居民82人次,救助总金额80余万元。
2009年4月接到上级整村拆迁通知后,簸箕刘仅用20天就圆满完成任务,并且凭借强大的集体经济实力,成为德州市惟一自拆自建的村庄。短短三年时间,社区实现了“农村变 城 市 ”、“ 农 民 变 市民”、“务农变务工经商”三个巨变。
董吉增是解放以来簸箕刘的第三任党支部书记,已经任职18年,社区的党员数量已由1994年上任 时 的 19人 发 展 到 54人。
梯次结构合理的党支部成员,就集体企业管理、社区事务管理等进行了严格分工,通过规范运作,辅之于每年不下十余次的社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大会,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在新形势下,打造出了一个城市化进程中“失地”不失志的成功样本。
□记者马宝涛通讯员孙钊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