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县特教中心校长刘义娥:甘做“特殊孩子”的妈妈

  她,38岁,是一群聋哑或智障孩子的“妈妈”。

    在齐河县特教中心任教16年来,她让无数个聋哑孩子学会开口说话,让多个智障孩子学会自理、自立。

    从入职的那一天起,她就抱着不懂拉屎撒尿的智障宝宝一起吃、一起睡。她说:“我的生命就是为了这些孩子,他们是我的全部。”

    齐 河 县 妇 联“三八”红旗手、齐河县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教师、德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她有着数不清的荣誉,但是她的骄傲,永远是她的学生。

    她就是齐河县特教中心校长,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刘义娥。

  □记者 李紫光

  初涉职场,她给残疾宝宝当妈

  “我们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有爱心。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只有心中充满爱,才能真切地投入到特殊教育当中。”刘义娥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初到特教中心,刘义娥被分配做专职管理员。当时还未结婚的她住在学校,吃住都和孩子们在一起,当时年仅5岁的小女孩李雯珊最牵动她的心。这个孩子既聋又有智障,但是每次只要刘义娥一抱她,她就立刻停止哭闹。那段时间,刘义娥天天都带着她,晚上睡觉也让她和自己在一起。

    由于小雯珊没有大小便意识,经常尿在裤子里,拉在床上,每到这时候,刘义娥就像妈妈一样,给她换洗衣服,清理身上的粪便。并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她自己大小便,一步步地帮她成长。后来小雯珊不但能够自理,还能帮其他小同学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了。

  把儿子舍给老人,只因学生离不开她

    婚后,刘义娥有了自己的孩子,这不但没有影响她对学生的照顾,反而让她对孩子们更亲近。儿子断奶后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刘义娥把全部的爱投入到学生身上。正是由于家人的支持,她才得以安心在学校为残疾孩子擦鼻涕、穿衣、系鞋带……

    姚垣龙是一位小男孩,刚入校时,他不爱活动,不爱说话。刘义娥经常牵着他的小手,在校园里散步,做相互追逐的游戏。慢慢地,小男孩敢说话了,尽管话题很幼稚,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的往外蹦,但对智障孩子来说,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识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十几年来,沉闷的校园因为她爱的浇灌而鲜亮了起来,小冬雪、小英新、李志豪……众多的孩子都在享受着母亲般的关爱。

    2010年,李兴民顺利考入了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离校那天,他跑到刘义娥的办公室,给了刘义娥一个深情的拥抱,并用不太清晰的语言和优美的手势向刘义娥告别:“老师,我走了,谢谢您!”刘义娥不敢送出门,因为她已经泪流满面。

  为让孩子学发音,她的脖子上常被摸得红肿

    对于聋哑孩子的教学,最困难的就是如何发音,这个工作辛苦且枯燥。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刘义娥买来风车,点燃蜡烛,折出纸青蛙,和学生一起进行呼吸训练;采用开火车、模仿动物、手指舞、肢体舞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已经僵硬的发音器官。为了让学生发准一个拼音,她天天和学生对着镜子,研究每一个拼音的口型和舌位,相互摸着鼻翼、喉部,感受鼻翼和声带的震动,把手放在唇前,感受有无气流,必要时还要借助喝水、撕纸、拥抱等手段,让学生练习发音。

    她想方设法把音节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们在游戏中练习发音,逐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在“g、k”两个舌根音的教学中,学生很难看到和感受舌根抵住上腭的感觉,她就和学生一起喝水练习。只要把水含在口中,仰起脸但不让水咽下去,这样舌根就能准确地抵住上颚了。每发一次音,水就咽下去一点,几节课下来,孩子们大都能基本掌握“g、k”的发音要领了,她和学生都拍着鼓鼓的肚子,脸上的笑容却无比灿烂。有时候,她则会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发音部位跟着学,孩子们每学会一个音,她的脖子都会被摸得红肿一片。“虽然教孩子们学习的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是看到孩子们一个个都能够开口说话,我们内心的喜悦也是别人难以理解的。”刘义娥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