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合作:让优势产业变优质产业

    德源公司与河北省清河县恒星羊绒等进行技术合作,改进生产工艺;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对接,推广无公害种植模式,亩均增收400余元;宏大公司与山东大学合作后,汽摩配件精密度显著提升,产品直供一汽、重汽等知名汽车集团。
    通过与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的对接,夏津县郑保屯镇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生机。借助优势产业支撑,今年前11个月,全镇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018万元,同比增长34.12%。“我们要抢抓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加强与高等院所及名企强企的对接力度,通过对接合作,让优势产业变优质产业。 ”郑保屯镇党委书记刘永强说。

    更新设备、延伸链条,羊绒精深加工赢得高效益

    上世纪80年代,羊绒梳理业开始在清河县兴起。与清河县隔河相望的郑保屯镇村民了解到该项目投资不高、技术简单后,也开始尝试加工。几经发展,该镇梳绒机达6000余台,每机年创造利润3万余元,全镇低中档羊绒加工量占全国的六成以上。
    虽然很多村民发起羊绒财,梳绒业也成为该镇特色产业,但还是摆脱不了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产业链末端的局面。为此,该镇组织加工大户与北京、河北等地的纺织院校对接。同时,多次参加各地举办的羊绒及绒毛制品博览会,借机引进大型羊绒纺织及成衣企业,打造羊绒加工全产业链。在此基础上,规划羊绒加工产业园区,引导加工户更新设备,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如今,该镇60余家加工户入驻园区,部分企业向纺纱、羊绒被加工等领域进军,并与近十家科研机构及大型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今年前11个月,全镇羊绒产业实现利税931万元,产业发展实现量质齐升。

 科学种植、土地托管,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又一次来到郑保屯村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进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越冬基数调查,并就农田冬季管理给出建议。
    农业是郑保屯镇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镇以农产品提质升级为先手棋,从品质标准、科研技术、产业对接等方面强力突破,打造京津冀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经过对接活动,今年5月,该镇与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签订协议,由该研究院在此成立实验基地,通过使用生物制剂、推广无害化病虫害防治等方式,提升粮食品质。同时,进行良种繁育、配方施肥、绿色生产等试验工作。如今,该镇化肥使用量每亩下降3%至5%,用药减少20%。另外,通过推广使用氧化—生物双降解地膜,田间农膜清除率达92.4%,有力地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在与大院大所进行技术合作的同时,该镇还推进土地流转,对农田管理推出“全托”及“半托”服务,农民可根据需求“点餐”。仅粮丰恒兴农民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便承担起郑保屯村1万多亩土地的托管任务。因为统一及科学管理,每亩农田种植成本降低近300元。
   规划园区,抱团取暖,小配件直供大集团

“项目竣工后,年可生产汽车专用软管900万套,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谈及新项目建设情况,夏津宏大汽配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保岐高兴不已。
    宏大公司之前是一家家庭作坊式汽摩配件生产企业,但因为汽配产业园区的建设,公司不但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技术含量也显著提升,还与一汽、重汽等汽车龙头企业签订常年的供销合同。看到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后,今年2月份,杨保岐又投资2000多万元开始二期工程建设。
    经过近30年的发展,郑保屯镇各类汽摩配件加工户达1500余户,年产汽摩配件10万套。但缺大少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品牌知名度低等原因却制约着产业进一步发展。为此,该镇于2012年建设杨庄汽配产业园,引导小作坊向企业化发展,抱团抢市场。园区建成后,福立德、瑞奥、兴安3家企业立即搬迁入驻,并形成年生产飞轮、刹车、减震器等配件6万件(套)的能力,因为技术含量高,部分产品还出口至海外。更为重要的是,该镇原本分散的汽摩配件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该镇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带动力度大的优质项目,并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校进行对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由淄博客商投资1.8亿元的山东广青机器人项目落地,宏大汽配、金环汽配等企业吸引投资3000多万元。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