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协同快车谋互利共赢——访市发改委主任邵清泽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我市“一区四基地”战略地位被确定。为何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协同发展城市有哪些机遇?我市有何发展规划? 7月17日,记者对市发改委主任邵清泽进行专访。
    记者:我市从何时开始申请协同发展城市的?过程顺利吗?
    邵清泽:2013年8月初,市发改委了解到国家将启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编制工作,在向市委、市政府领导汇报及取得省发改委支持后,我们于当年9月中旬与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进行前期衔接。 2014年5月,我们选派工作人员到国家发改委帮助工作,直接参与到规划纲要编制中。
    为使我市顺利列入发展规划,市发改委反复修改《规划纲要对接方案》,形成有针对性、符合协同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和不懈跟踪落实,今年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审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我市“一区四基地”定位正式纳入并上报国务院。从总的规划纲要看,对德州的表述最全面,内容是最丰富的。
    记者:在申请过程中,我市做了大量努力,具体工作推进中又有哪些进展?
    邵清泽:今年初,市发改委对“一区四基地”丰富的内涵和涵盖的主要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梳理,并将责任落实到单位。在各牵头单位提报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共梳理任务25项,涉及单位20个,其中牵头单位6个、配合单位14个。
    为形成省市共建机制,市发改委研究起草了 《关于申请支持德州市建设京津冀“一区四基地”有关事项的请示》,共梳理出13个重要事项,拟提报省政府。其中包括支持德州争取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试验区)、争取成为“微中心”建设地之一等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事项。
    记者:当前我市各级各部门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积极开展工作,市发改委采取了哪些行动?
    邵清泽:做好协同发展文章,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落实好规划部署。
    市发改委作为“一区四基地”总牵头单位,首先做好组织协调和上下衔接。我们组织市直各部门研究梳理需国家和省帮助协调或给予支持的重要事项或相关政策,做好与上级发改部门特别是国家发改委的汇报对接,全面反映我市诉求,争取国家支持。同时督导市直有关部门按照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推进实施方案。其次,积极争取我市成为 “微中心”建设选址地。国家拟沿铁路沿线选择若干中小城市,高标准建设若干定位明确、特色鲜明、职住合一、规模适度、专业化发展的 “微中心”,重点承接北京市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等单位,以及不符合北京市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的二三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着手研究论证德州建设 “微中心”的可行性,争取纳入 “微中心”建设名单。
    我们还在争取德州纳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据了解,国家将围绕产业协同、创新协同、生态联防联治等方面,选取一批具备较好条件的区域开展先行先试,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试验区),在不同领域积累协同发展经验。我们打算以天津—庆云红云高新技术开发区、北京中关村—齐河科技园为主要载体,争取纳入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区。
    □本报记者 张志宁 本报通讯员 孙爱云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