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京津冀看德州:承接产业 避免虹吸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在该规划中,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被纳入协同发展城市。
    与身处核心区的主角不同的是,4市均分布在边缘地带,产业外迁少有优质项目能冲出河北诸市的重重“拦截”。作为配角,他们更多的是为京津冀核心区输送能源、农产品与劳动力等资源要素。
主角与配角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幕大戏中,4市均处于最外围,与北京相距三四百公里。之所以能够入围,是因为各自拥有核心区所稀缺的资源。
    从地理交通上说,德州最具优势。它位于山东最北部、紧邻河北,是连接华北、华东和中原三大经济区的交汇点。京沪高铁的开通,使德州进入了北京 “1小时经济圈”。在具体规划中,被定位为京津冀产业承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力输送基地和京津地区南部重要生态功能区。
    可是在上述功能中,产业承接基地与生态功能区之间又相互制约。 “从北京、天津首先转移出的产业必然是传统产业,往往附加值低,又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德州在京津冀起着生态屏障作用,河北不要的产业,德州也很难承接。 ”德州市发改委一位官员认为,德州入围更多的是承担为京津输送农产品与劳动力的任务。
    目前,德州拥有高校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9所,其中上万人的高校4所,每年培养各类高中级职业技术人才20万人;在京津地区务工人员达28万,仅天津滨海新区就有11万。
    作为农业大市,德州常年粮食产量占山东省的六分之一、全国的1.5%,棉花总产量占山东的四分之一。此外,德州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6%,年出栏生猪550万头、肉牛85万头、肉禽2亿只,北京市场上10只鸭子里面就有3只来自德州。
    不只是德州,大同、赤峰和乌兰察布也拥有京津冀所稀缺的独特资源。
错位发展
    一直以来,北京、天津总是吸引周边地区人财物的汇集,形成虹吸效应。作为京津冀配角,处于边缘地带的城市如不能迅速融入,就会被虹吸力所吞噬,不仅资源会向京津冀核心区输送,人力、财力也会加速流出。
    为争得一席之地,去年10月,乌兰察布、大同与张家口联手组建“长城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聚集各自产业优势,组团融入京津冀。目前,张家口与乌兰察布已商议将交汇处的“断头路”修通,方便两地经贸、旅游。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张家口主打滑雪项目,把草原留给乌兰察布,打造各自品牌,不搞恶性竞争。
    为吸引项目、人才、资金落户,德州不惜忍痛放弃了部分税收收入。 2013年12月,中关村海淀园齐河科技城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这是中关村海淀园在北京之外打造的3个首批试点园区之一。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利益共享——企业未来产生的税收将由两地分享,其余将作为企业的奖励和扶持资金使用。
    德州市经济合作局局长乔方红表示,中关村海淀园不用担心税收流失,有了推动园内产业转移的积极性;德州引入了“中关村海淀园”品牌,占得打造产业高地先机;有跨域发展需求的企业获得更有保障、更高效的发展空间,一举三得。
    按照产业渐进、梯次的转移规律,产业外迁受益方首先是河北诸市,廊坊、沧州、保定利用地缘优势可以大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有时一个项目落户就能为当地增加一个产业。而身处最外围的德州、大同、赤峰和乌兰察布若想突破河北诸市的重重包围,抢到优质项目难度巨大。配角只能依托比较优势,承接、做大现有主导产业。
    德州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未来德州应根据城市禀赋和比较优势,努力承接产业、错位发展。通过农产品向京津输送,做大农产品和食品深加工产业;借棉花种植优势,加强纺织服装产业招商;依托太阳能产业基础,发展新能源与节能环保。
    事实上,德州已承接到的中纺、中节能、中建材、中化工、中商等一批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均是传统优势产业,当地有着良好的配套基础。不过,拥有诸多资源的配角们,错位竞争也要防止以丧失本地区均衡发展为代价,出现过度开发。
    (记者张志宁根据《经济观察报》整理)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