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 ”这是我们小时候的一首儿歌,那个时候对于年的盼望很多。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可以逃离繁重的课业,换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拿到丰厚的压岁钱……过年自然也就成了孩子们一年中最快乐的事。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放了寒假,我都会被发配到奶奶家。过了小年就进入到除夕倒计时,二十四蒸饽饽,蒸年糕,蒸丸子;二十五做豆腐,做发团;二十六炸带鱼,炸耦合;二十七赶年集,买鞭炮。藕合、香椿、带鱼,一箱箱摆满了整个偏房。
大年三十,是爸妈回家的日子,一大早我就和哥哥站在村口的大石头上张望。寒风凛凛,我们吸溜着鼻涕,顶着两抹“高原红”紧紧盯着前方的路。每经过一辆车就跑过去看看里面坐着谁,边等边猜测今年的礼物,妈妈给买了什么颜色的衣服,爸爸有没有带回小花炮。直到看到有一辆熟悉的车在远方对着我们按喇叭,便蹦跳着扑上去迎接笑容满面的爸妈。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要试新衣,哥哥则兜一怀鞭炮,咧着嘴跑出去。
妈妈边包饺子边跟奶奶唠家常,诉说着一年的大小事,我们就在院子里打雪仗,点鞭炮。我们会把鞭炮点燃塞进雪里,听那一声闷响,然后看着炸出的雪窟窿哈哈大笑。
晚上7点左右,街头的我们便会被各自父母喊回家吃年夜饭。肯定是一顿盛宴,总有红烧肉、炖鸡块、清蒸鱼、青椒炒肉这些菜。大人们会喝点小酒,我们也被允许喝一瓶健力宝。当然最后的水饺,是无论如何都要吃的。几个孩子为了吃到包有硬币的水饺,总会吃到肚儿滚圆才罢休。
吃完年夜饭一家老小便围坐在一起看春晚,12点的时候,全家一起倒数,10、9……3、2、1嘭,一簇簇烟花炸裂在空中。
□宋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