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系列综述之三

聚焦急难愁盼 增进民生福祉——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系列综述之三

▲北园便民市场功能分区设置合理、环境干净整洁(资料图)。记者屈大鹏摄

□本报记者王秀青本报通讯员田莹莹方志勇

千警上路,交通更加安全畅通;增设停车位、机关事业单位错时开放停车场、地下停车位出租,百姓停车不再犯愁;农贸市场升级,居民购物更便利更安心;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群众居住环境更舒适;背街小巷亮化工程,给行人送去温暖和安全……随着一个又一个难题成功破解,德州城市文明形象大幅提升,百姓真切感受到创城带来的成效和变化。

创城为民,创城惠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增进民生福祉目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难点、痛点,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着力点在哪?我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接连实施农贸市场综合治理、交通秩序治理等多项攻坚行动,不断完善城市设施,为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大家生活更舒心便利。

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我市中心城区共有17处农贸市场,近半数建于20余年前,内部环境较差,无法满足城市发展和百姓对购物环境、便捷度等的需求。自2021年4月开始,我市启动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程,分步分批解决中心城区农贸市场设施老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同年6月,德城区北园便民市场提升工程率先启动,先后投资1700万元,通过新建钢结构大棚、完善功能区划分、增设停车位等,将其打造成全市样板工程。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累计投入5278万元,完成了北园、八里庄、小申等9处市场改造。如今,走进天衢新区小申农贸市场,蔬菜区、水产区等功能分区合理,加装了中央空调以及消防喷淋系统等,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市民刘红说:“以前这里环境脏乱,改造后购物就像逛商超一样便利。”

交通秩序同样发生可喜变化。交通秩序净化行动、无牌电动自行车“清零行动”、实施“一盔一带”、增设“绿波带”、对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实行限行管理……一项项举措彰显着市委、市政府打造文明交通秩序的决心。为了推动这些举措尽快落地,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大力推行千警上路网格勤务,以道路及以内的村庄(小区)、校园、单位等为基本单元, 建成80个网格,集中力量整治交通乱象,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2022年以来,德州交警共劝导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3万起。

为解决部分路段拥堵严重状况,中心城区建起德州市实验中学跨三八路天桥等6座过街天桥,让市民出行更便利、安全。同时,从2021年开始,中心城区每年从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实行城市公交全员全域免费乘坐,倡导低碳绿色出行。

针对停车难,我市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停车场对外错时免费开放,目前提供车位1.4万个;交警、城管等部门和镇街联合行动,全面梳理摸排各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停车状况,在有需要且可行的道路上施划停车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立体智能停车场等8处新建停车场投用;盘活地下车库资源,租售地下车库车位5000余个。家住肖月小区的张华泉成为德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停车场免费开放的受益人之一,“小区内车位紧张,以前回来晚了就没地方停,这里离家不远,方便又安全。”

持续攻坚克难,不达目标决不收兵

“脚下的路平了、路灯亮了,车有地方停了,车棚里安装了充电桩,水电暖都进行了改造,小区换了新颜,感谢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提起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好处,天衢新区新城市花园小区居民陈艳梅如数家珍。

2022年,中心城区共实施7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改造面积达145.5万平方米,受益居民达15316户。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22年改造规模大、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为把好事办好抓实,我市住建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安排督导组开展专项调研,细化工作方案,完善推进措施,狠抓政策落实,各施工单位加班加点,于8月底全部完工,工期缩短了3个月。这项工作自2016年全面启动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超35亿元,1096个小区、13.35万户群众受益。

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持续攻坚克难,不达目标决不罢休。针对创城以来发现的问题、群众诉求,多次召开会议推进,对居民小区、景区景点、文化场馆、商场超市、交通场站等加强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限时整改。市领导采取明察暗访、现场办公、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现场研究、解决问题。2022年5月20日,市委书记田卫东先后到天衢新区、德城区部分社区、背街小巷督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新村中路、铁三路是德城区交通场站周边的背街小巷,田卫东现场督办路面破损、乱扔烟蒂、墙面脱落、经营场所门口乱堆乱放等问题;在德城区迎春巷小区、三八便民市场步行街、北园小区,田卫东对道路维修、飞线治理、充电桩和停车场建设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背街小巷环境差、小区内存在私搭乱建等问题……针对这些城市管理顽疾,我市各级各部门逐项研究拿出解决之策,对有些难啃的“硬骨头”,多部门联手,合力攻关。去年以来,市城管局对堤口街、景津路等22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完成市管范围内沥青路面修复9.7万平方米、人行道1.58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23万盏,给市民送去温暖和安全。

针对物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我市在全省首创红蓝黄黑“四色”榜单分类监管制度,倒逼物业企业提升服务水平,2022年前三季度下发整改通知343份,通报黑榜企业55个次,依法清退物业企业7家。深入研究物业领域集中整治问题,探索完善执法进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牵头制定《关于对物管小区违法违规行为实行“小区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解决住宅小区内毁绿种菜、违规装修等突出问题,共摸排中心城区物管小区内私搭乱建等违建949处。

突出典型引领,建设让人民满意的城市

在德城区青龙街,记者看到车辆停放井然有序。“这条街两侧商户比较集中,老旧小区多,车辆乱停乱放、商户店外摆放等问题多发。”街上的老住户李文明说,多亏街长制管理,让街道面貌大变样。据介绍,全长400米的青龙街,共粉刷墙面3000余平方米,绘制墙面图案1000余平方米,制作道路展板19块、道旗10对、景观小品20块,有效提升了整体环境。交警部门在道路两侧空余位置划定停车位,缓解停车压力,青龙街成了全市创城的样板街。目前,德城区337条次干道、背街小巷全部实施街长制管理,每条街巷明确1名科级干部任街长,协调社区、公安、市场监管、城管等责任部门开展日常巡查、联合执法,解决各类街道乱象,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天衢新区宋官屯街道新城社区,最近一段时间,正在开展专项环境整治:城管工作人员来到沿街门市,宣传“门前五包”及注意事项;交警对沿街车辆违规停放行为进行治理;志愿者深入新城市花园小区捡拾垃圾、烟头……“我们九方联动,共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霍莉莉介绍。新城社区包括新城市花园、众望二期、人行宿舍、小申新村、仁和家园、跃华宿舍6个居民小区及董子文化街陈段沟以南部分,有居民3000余户、沿街商户300余家。针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任务点多面广及工作人员不足的实际,他们积极创新,将创城工作与党建、基层治理有效结合,推出了“169工作服务法”:1是党建引领,6是6个网格群、6名网格员,9是社区党支部、网格员、楼长、物业、共建单位、城管、警务力量、社会组织、红心商户。通过全区域网格化覆盖,九方力量及时发现并解决难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成为全市创城的标杆。

与此同时,我市坚持把基层治理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先后开展三无小区整治、口袋公园建设、绿化品质提升、文明养犬、噪音扰民治理、共享单车乱停放治理等专项行动。目前,267个三无小区全部实现有人管,其中66个小区已有物业进驻,其余201个小区均有所属街道及社区或创城协调中心进行兜底管理。深入开展增绿攻坚行动,累计种植乔灌木1.8万余株、绿篱89.21万株、地被27.44万平方米。德城利用“四小”地块,即小公园、小绿地、小停车场、小市场,建成12处口袋公园。调查问卷显示,群众对创城工作知晓率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问卷调查综合得分率由86.22%提升到98.04%。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