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生态德州打造文化强市

   齐鲁晚报记者 张金东 本报通讯员 吕昌诚

    从2011年起,德州市将启动干线道路景观绿化、林业保护带、湿地保护、沙化土地、盐碱地治理等五大工程,力争5年内林木覆盖率达到33%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干线道路景观绿化:

    绿化公路2400公里

    德州市林业局绿化科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起将启动干线道路景观绿化改造,通过5年时间,对贯通全市的104、105等十几条交通要道进行景观绿化改造,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将重要交通要道两侧10米—20米范围内建成乔灌结合、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公益性景观林带,再向外建设速生丰产林带,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每侧林带总宽度不低于100米,省道每侧林带总宽度不低于50米。

    该工程将使公路景观改造总里程达到2400公里,包括现有林地面积在内,使造林总面积突破25.2万亩,工程建成后,可取得直接经济效益8.64亿元,间接经济效益157.25亿元。

    沿干支流绿化:

    打造沿河主干林带

    对境内黄河、南运河、漳卫新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河六条大型河流,潘庄、李家岸两大引黄灌渠每侧建设宽度200米的主干林带,六五河、赵牛河等支线河流每侧建设宽为100米-150米的主干林带,其他河流沟渠每侧规划建设主干林带宽不低于50米。

    同时,为了保护水库水源和水质,在水库周边建设主干林带。其中,夏津、平原、陵县丁庄等8座在建的中小型水库和规划中的水库周边建设宽度为200米的主干林带,武城南水北调蓄水库周边规划建设宽度不低于500米的主干林带。河流、水库堤外辐射6公里范围内建设和完善网格面积为10公顷的高标准农田林网285万亩。

    湿地保护、恢复和利用:

    新建2处自然保护区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2处自然保护区,填补德州市自然保护区的空白。该保护区初步规划面积9.1万亩,涵盖保护恢复、景观、宣教、科研监测、游览建设等多个项目。

    建设德惠新河、徒骇河流域湿地及生物多样性栖息地恢复工程2项,涉及陵县、临邑、乐陵、庆云、禹城、齐河等6个县市区,建设面积6.3万亩,主要通过引水补水、控制污染、沟通水系、调节水位、人工筑巢、营造多样性景观、投放食物等综合措施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

    建设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7项,实施面积107.66万亩,加强管理,完善、扩大湿地开发利用规模,大力发展湿地产业和生态观光旅游业,推动复合经营,种植、养殖和加工业同步并进,协调发展。

    沙化、盐碱地治理:

    5年计划投入25个亿

    据介绍,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德州市局部区域面临着严峻的土地沙化、荒漠化的威胁,尤其在黄河故道一带尤其严重,同时,面临的土地盐碱化形势也不容乐观。

    对此,林业局将启动以黄河故道区为中心实施沙化(荒漠化)土地治理工程,该工程实施面积将达到20万亩。在治理土地盐碱化方面,在铁营大洼、丁庄洼、金家洼、滕庄洼等低洼地实施盐碱地治理绿化工程,实施面积25万亩,两项工程的总投资额将高达25亿元。

    减少城市污染:

    启动碳汇造林工程

    据了解,碳汇是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或活动。而森林具有特殊的储碳功能,碳汇造林就是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德州市的碳汇造林工程将在电厂、化工厂、粉煤灰场地、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厂等污染企业或污染源周边建设200米宽的防护林带,借助森林的独特储碳功能,减少环境污染,打造美好家园。

    根据专业人士测算,树木每生长一立方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每营造15亩人工林,可以清除三口之家产生的二氧化碳;每营造11亩人工林,可吸收一辆奥迪轿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