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恩师

杨宜勤

1958年升入齐河县第一中学后,年6的中学时光,刘开亚老师担任我5年多班主任,让我受益匪浅。

我初中阶段,刘老师任4个班的课和班主任,师母与孩子在济南。工作忙,生活要自理,很不容易。教育教学中,他采取两个渠道及时与学生沟通,一是个别谈话,二是每周让我们写一篇日记,通过阅日记写评语与我们互动。记得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灰心丧气的心情流露在日记中,刘老师给我写了两句话:学习退步的原因是“你没养成预习的习惯,预习可以提高听课效果,试试吧!“”学习上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急起直追的人。”方法的指导,思想的鼓励,让我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进步。我参加教育工作后,做了30多年班主任,不仅保持了写日记的习惯,而且效仿刘老师的做法,要求学生写日记,并斟字酌句写每个学生的评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上自习,刘老师经常拿一份报纸站在教室门口阅读。一次,他走后顺手把报纸放到讲桌上,坐在第一排的我忍不住拿来看了看,刘老师发现后笑说对我说:喜“欢看报?下半年可以订一份。”此后,我逐渐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坚持了几十年。有时,我会把学习方法、励志类感想记在日记里,刘老师经常让我在班会上读给同学们听,写读书笔记的兴趣就越来越浓。

初三到高中学习阶段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刘老师放弃星期天去济南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经常步行做家访。他老家在外地,对学校周围人生地不熟,在地理教师帮助下画了一张班级10公里以内学生的住址图。去我家家访时,正值盛夏,刘老师走了弯路,9公里的行程走到已近中午。刘老师酒烟不沾,他借吃饭时间,了解我的家庭状况,父母的期望,介绍我的学习,提出家庭如何配合学校的一些建议。老师返校时,望着他汗渍浸湿衬衫的背影,看他疲惫的步履,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每年看望刘老师的学生总是接踵而至。时间长了,许多同学与刘老师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成了好朋友。

2014年12月31日,得知刘老师去世的消息,我正在医院做手术,第二天鼻孔插了进食管子,不能前往与恩师告别,特派女儿前往。但是,老师的音容笑貌,泽深恩重,在记忆里已烙下很深的烙印,永远抹不掉,挥不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