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最崇高的快乐


  “我一直在暗暗地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经如此说道。其实,在每一个读书人的心里,都和图书馆拥有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意,或深或浅,或浓或淡。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总是喜欢推开周遭的嘈杂,走进图书馆的安宁,一整天泡在馆里。“当我攀上图书馆书架梯最后一级的台阶时,恰巧看见了落日最美丽的余辉。 ”这是我在某一天的下午在图书馆读到的一句话,当时我就会心地笑了。相信只有最执著、最真诚的读书人,才会在追寻真理的路途上走得最远,才会在疲惫的征途中看到那最美丽的夕阳。
  读书,是最崇高的快乐。这份体验使我不仅喜欢把时光寄存在汗牛充栋书海浩瀚的图书馆,也喜欢当一枚孜孜不倦的书蠹,在各个书店流连忘返。即使外出旅游,也喜欢去探寻那些隐于寻常巷陌中的小书店。在我看来,每个城市都应该有一间代表性的书店。一间书店可能是一座城市的集体记忆、一个精神符号,也可能是一代又一代人约会、等人的胜地。它的气质印证了城市的某种风骨,也仿佛记录着它的过去。我喜欢的书店,不仅有好书,还有一些独特的气质,它或许有一个动人的店名,或许有一段悠扬的音乐……在那里消磨一段时光,就像进行一场精神沐浴。
  书籍在今天,已远远不止汲取知识那么简单。它不仅仅服务于看书的人,更是写作者不断自我发现的过程。作者如同生活的记录家,充满热情地用画笔记录着生活点滴、心灵发现,在这样的记录中,不断地接近自然、接近人,体验着接近自我的幸福。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也尝试着与作者对话,与自己的灵魂对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读书,日子匆匆逝去,似乎很难留下印迹;而读了,我们的青春岁月便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它的投影。说到读书所起的作用,林语堂一言概之:“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性灵。 ”曾国藩则认为:“人之气质,本难变化,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正所谓,素衣清颜墨含香,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毛也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
  捧一本书,远离喧嚣,挑一盏孤灯,端一杯清茶,闻书品茶,岂不悠哉、乐哉?
□雨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