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三味

苦味:“寒夜读书忘却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讲的是读书刻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讲的是读书辛苦;更苦的要数苦思冥想,“书从疑处翻成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以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由此,古人留下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佳句。

  难味:难古人读书难,难在既没有书读,也没有地方读,还没有钱读。在印刷术和造纸术发明之前,得用手抄写在竹简或者木椟上,一片竹简、木椟写不了多少字,几部书就能装满好几辆车。 “学富五车”,用今天的眼光看,其实读的书并不多。后来人们把书抄写在帛上,卷成一卷卷的,帛很昂贵,只有极少数有钱人才抄得起。后来发明了纸,但还得手抄,抄一部书很费事,一般人也抄不起。有了书,还得有人教,古代学校少,穷人没钱,只有富贵人家子弟才能上学。

  慢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读书不但要朗读,而且要抄、背、默,“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不倒背如流不放手。 “韦编三绝”,讲的就是孔夫子用皮绳把竹简、木椟拴起来读,读的次数多了,连皮绳都翻断了三次。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哪个不是“读书不畏难”,哪个不是下了苦功夫、笨功夫读书而成器的!

  现代人读书不缺书、不缺场地,缺的是古人读书的那种态度,缺的是安静的心,读书需要的是小火慢炖,耐心揣摩方能入味,自得其乐营养一生。可现在是快餐流行的年代,有谁能拿起书十年二十年地坚持,没有功利心只是喜欢,我想很难了!

□任万杰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