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春节

(作者:刘婷)

北方的冬天总是冷得分外清澈,没有泥沙,没有尘土,是那种纯纯粹粹的干冷。寂寥的小镇就屹立在这种纯粹的干冷里沉默了半个冬天。而伴随着年关的一天天临近,外出求学的学子、漂泊在外的游子都陆陆续续地返回小镇,小镇上的家家户户也逐渐热闹起来。

春节,是小镇最大的节日,也是最有仪式感的节日。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欢歌如潮,在铺天盖地的红和“俗气”里,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春节,对于小镇,还有着比仪式感更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从传统到当今时代的变迁而来,是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精神的富足逐步升华而来。这中间的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人在艰苦奋斗中的切身体悟,对于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意义。而春节,则成了每一个不同阶段的时光标签。

临近年关的时候,小镇上下流光溢彩,家家户户忙着准备年货,大街小巷里都飘着浓浓的香气。孩子们总是喜欢和妈妈一起灌香肠,把肉剁碎,用饮料瓶子的嘴儿套上肠衣,用筷子捣啊捣,往往要费上半天功夫才弄完,孩子们也不喊累,且往往乐此不疲。小孩子们每天都要到院子里看一看香肠有没有比昨天更干瘪一点,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吃到。等到蒸香肠的那天,孩子们哪儿也不去玩儿,乖乖地在家里等着,闻着香味,等着出锅。刚蒸熟的香肠还流着油,咬一口,真香啊,“过年真好啊”!脸颊酡红的小孩子总是那么盼望过年,仿佛在他们的心里,过年没有临近年关的寒冷,只有充满年味儿的美食和快乐。

说起过年前的准备工作,还不能忘了一个重要的日子,那就是小年。小年那天要祭灶神,吃糖瓜。糖瓜外面有一层芝麻,芝麻里面是孩子们最爱吃的麦芽糖凝固而成的。爷爷用纸包着糖瓜,等到小年这天,几个孩子围着爷爷舔着口水,爷爷便一人一个分给大家。春节时,家家户户还会买五颜六色的糖果,有白绿相间的薄荷糖,也有橘子瓣状的橘子糖……橘子糖往往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糖果,现在已经难得一见,却成为了一代人的难忘回忆。

等到了腊月二十七前后,家家户户会开始炸藕合、炸丸子、炸鱼等等。等过年亲戚来了便端上饭桌,也算是饭桌上比较“高端”的一道菜了。大家吃完后,还会就今年的藕合做一个“总结”,藕合咸淡正好、萝卜丸子咸了等等。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喜气洋洋的春联,一副副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传达着小镇的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未来的美好愿望。除夕夜,全家要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奶奶早早地就在厨房忙活,孩子们也在厨房围着奶奶转来转去。等到七点左右,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开始啦。鸡肉、鱼肉、猪肉都是必不可少的,白酒、红酒、啤酒也是样样都准备着,谁愿意喝什么就喝什么,孩子们也能喝上喜欢的饮料,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坐在一起喝酒吃饭。

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团聚在一起闲聊、看春晚,通宵守夜,名为“守岁”。等到零点的钟声敲响,窗外万家灯火,各家竞先燃放炮竹“开门红”。鞭炮声声里,告别了一日日的平淡;铺天盖地的红纸屑,见证了一年年的起伏。时光如流水,快而湍急,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起伏历练,所有不为人知的心酸和所有声色张扬的欢愉,都融进了人的血液,刻进人的骨髓,成就一个人的气质。

在垂挂着的腌渍的腊肉里,在黄澄澄的橘子瓣糖果里,在浓彩重墨的绚丽年画里,在小镇传统文化的一代代延绵与传承里,小镇不知不觉地又度过了一个富有仪式感的春节。而所有的仪式感,就是希望我们所有人能够过得更加幸福美满些。嘉木迎风,童谣回旋。只愿你与我,他和她,在绵延不断的岁月更迭里,永远饱含深情,永远目光坚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