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命运的顽强抗争——读邢庆杰小说《我的名字叫鹰》有感

丁酉鸡年暮春,有幸于天命之年搬家到徒骇河岸上栖身,与禹城籍作家邢庆杰的老家后邢村隔徒骇河东西相望。后邢村往西偏北1000多米就是具丘山。我住16层楼,逢晴天朗日,在阳台上能隐约看到他家老院后的白杨树和具丘山上的禹王亭。搬家后,我在徒骇河边散步,望秋水幽思怀古;登具丘山巅,眺原野抚今追昔。我隐约看到了曾与命运顽强抗争的邢庆杰的身影,探寻到了他童年少年青年的足迹。他握着镰刀、提着瓦刀、驮着卖冰糕的箱子在这里走过;他在这里拔过野草、剜过野菜、割过柳条、干过诸多劳累的农活。他定然也在这庄稼地里孤独苦闷过,在徒骇河畔临水凝思过,在具丘山巅迎风抒怀、慷慨激昂过……

  丁酉暮秋,读到了邢庆杰的杰作《我的名字叫鹰》。鹰,“一直固执地以为,群居,是弱者的生存方式。”而在孤独中涅槃,最终翱翔苍穹,才是它的本质。邢庆杰就如这样一只鹰:“白天我在责任田干活,晚上却挑灯夜战,不知疲倦地写小说。村民们对于不专心种地、满心思写小说写诗的人,均视为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你若敢说出想当作家的愿望,他们大多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认为这是八辈子也实现不了的白日梦。我下地干活,身上经常落满异样的目光……”(《孤独的玉米》)

  依稀记起26年前那个倔强青涩的青年,头发浓密挺直不屈,脸膛枣红,下巴厚实,嘴角坚毅,瞪着一双纯真执著的大眼睛。那是1991年夏,在禹城召开的一次青年文学爱好者座谈会上,他一个来自农村的初中毕业生,却有一首短诗和一篇小小说变成铅字。后来,只隐约知道他背负着生活的重压,拼着命艰苦地写着。

  鹰,“孤独地站在绝壁之巅,面临重生与死亡的抉择。 ”那时,邢庆杰这个丑小鸭是多么渴望能写出点名堂来,好逃离农村,逃离那些如视异类的目光呀!可他这个想法,被村人认为是做白日梦,连忠厚长者秦世森老师也善意地劝告他:“这年月,把文学写作当个业余爱好可以,当成谋生的手段是行不通的。 ”当时,他没有可以帮携他的亲友,没有做生意的本钱,连出去干临时工的门路都很难找到。

  邢庆杰破釜沉舟,要在“绝壁之巅筑巢”;他卧薪尝胆,要在忍饥挨饿中“通过一百五十天的漫长煎熬,重获新生。 ”鹰,“选择了一块坚硬的岩石……用力向岩石啄去!砰!我的眼前冒出来一串火花,钻心的疼痛使我摇摇欲倒……”邢庆杰在劳累的农活之余,在白眼流言之中,数易其稿,熬了一个多月的夜写成的、用了整整4个晚上工工整整地誊写的3万多字的中篇,在苦苦的渴盼中,再一次石沉大海了!

  鹰,“忍着饿,再次来到那块岩石前,反复敲打自己的喙,疼痛、麻木、疼痛、麻木”“昏迷、醒来、昏迷、醒来”“伴随着一声声悲鸣,一个个血淋淋的爪子被自己从脚趾上下来,钻心彻骨地痛,厉叫声刺破天空……”在漫长的“炼狱般煎熬”的渴盼中,他呕心沥血,矢志不渝。4年时间,汗水心血浇铸的60万字,200多次投稿,没有一篇变成他日思梦想的铅字……

  鹰,“决绝地敲掉了自己的喙,拔下自己的爪子和羽毛。成功地战胜了自己,勇敢地冲上蓝天……”邢庆杰以狮子的勇气,拓荒牛的倔强,骆驼的坚忍,百折不回,走完自己艰苦卓绝的文学长征,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转身:小说200万字,字字珠玑;专著22部,篇篇佳章。国家一级作家,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协会员、德州作协主席、省作协全委委员、省作协第二批签约作家……磨难,是上天馈赠给有志者的财富!

  邢庆杰的小说发韧于穷乡僻壤,成长于市井陋巷,闪光在文学殿堂,是经历了风霜逼侵、雨淋雪打,由下里巴人而阳春白雪的。这就注定了其刚健深刻、曲折奇峭、底蕴厚深、人物鲜活的特质,而绝无温室暖棚里的骨软、苍白、肤浅。这与他坎坷的人生际遇、深刻的生活体验是分不开的。他出生在”文革”动乱、贫穷破败的农村,经历了昂扬奋进、泥沙俱下的改革开放初期。他从社会底层奋起,一路打拼,一路抗争,一路求索,死力登攀。从乡村到城市,从奴隶到将军。生计所迫,他几乎干过所有的行当,接触到了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物,感受到了酸甜苦辣世态炎凉。“文似看山不喜平”,他胸中高丘深壑,下笔重峦叠嶂。

  邢庆杰的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含义深刻、传神灵动,有极强的代入感:“那片玉米还在空旷的秋野上郁郁葱葱。黄昏了。夕阳从西面的地平线上透射过来,映得玉米叶子金光闪闪,弥漫出一种辉煌、神圣的色彩。一阵晨风吹来,空气里溢满了玉米的馨香。乡长吸吸鼻子,眼睛湿润了。 ”(《玉米的馨香》)“后经‘文革’,山被挖,亭被毁,树被砍,再无灵验。”(《具丘山记》)“没有鸡鸣,没有狗叫,村子静悄悄地就亮了。”(《荒年》)“风从河面上吹来,带着水腥气儿,已经有了凉意。 ”(《一九八七年的情诗》)甭说其新异奇峭、哲理幽默的故事,光那些诗意美妙的句子,就让你欲罢不能。这得益于他极其丰富的阅历、强大的学习能力、海量的阅读写作。多年积聚的文学素养和娴熟老道的功力都浓缩进文字里去了。

  邢庆杰的小说,无论是志人、志怪,还是传记、传奇,都浸润着浓浓的社会生活、深深的悲悯意识;都是载道训诫、抑恶扬善、弘扬着正能量的。他的小说,独辟蹊径、立异标新,别有洞天、自成风格。而写作的背面,是文人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担当。多年来,他捐赠图书,扶弱济贫;悉心呵护、扶持文学新人——曾经的困苦磨难使然,文学的良心使然。他感受到了玉米的馨香,坚守住了心灵的净土!

□李平秀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