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⑥ :提升质量效益 保持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林春元

王圣华

邵国君

解读嘉宾:市经信委主任 林春元

                   市住建局局长 王圣华

                   市农业局局长 邵国君
采访记者:王贺 胥爱珍
    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基础承载力、科技创新力、对外影响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迈出新步伐。
 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新型工业化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要大力推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处理好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近年来,我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工业经济呈现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势头,初步构建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德州市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支撑。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进一步实施 “1351”工程,抓好大企业培植,尽快改变我市企业群山无峰现状。围绕产业集群发展,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年内将十大主导产业全部达到千亿级规模。转变增长方式,推进节能降耗、循环经济和低碳城市建设,完成省下达的“十二五”节能目标。同时,要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抓创新管理,提升企业内在素质。抓信息化建设,推动“两化融合”。抓对外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抓运行调控,确保经济健康平稳。抓产业规划,明确方向重点。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抓困难企业,多种手段助企解困。
城镇化: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布局
    城镇化不仅是引发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服务化的重要途径,还是培育创业者和新型农民、实现安居乐业市民梦的重要手段。
    推进城镇化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以新型城镇化为导向,结合我市实际,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四位一体”,促进全市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化同步”。
    坚持优化布局与明确定位相结合,按照统筹城乡、梯次衔接、布局合理、功能配套、以大带小的原则,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布局,推动中心城区与副中心城市、特色功能区、特色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一城带多镇、一镇带多村的发展格局。
    加快发展中心城市,注重发挥中心城区和县城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功能完善和提升、促进产业升级和人口集聚为重点,认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城建基础设施项目,做到人、财、物、力优先投入,路、水、气、电先行,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同时大力发展小城镇,通过小城镇的提升,彰显发展特色,提升服务功能,增强带动能力,使之成为统筹城乡的重要载体。还要继续推进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统筹规划,重点安排,组织引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信息化: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化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多年来,我市始终把信息化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各级信息基础设施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现已实现城乡互联网全覆盖、3G网络基本覆盖,为城市功能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制造业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应用率已达80%以上,逾90%的规模以上企业具备在线交易能力,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社会事业信息化同样成效明显,初步形成了社会各行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有利局面。同时,健全的应急保障体系使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推动了“平安德州”建设。
    下一步,根据市委、市政府新近提出的“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部署,我市将继续强化“两化融合”、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机制、合理整合信息资源、培养引进信息化专业人才。将加强组织协调、规划指导、典型带动、强化培训、保障投入等五项工作措施,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网络保障。将推动经济领域信息化,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此外,还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农业现代化: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
    农业是我市传统优势,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对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加速转型,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我市通过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升工程”,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连续9年全省第一,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农产品加工产业跨越发展;蔬菜产值突破百亿,棉花单产全省第一,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种业发展壮大、农技推广体系完善提高、农民培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三品认证、标准化生产、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建设等实现新突破。
    我们将紧紧围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突出农产品加工这一主线,实现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坚持以现代农业理念引领农业、以现代农业体系服务农业、以现代农业技术装备农业、以现代农业标准提升农业、以现代农业目标发展农业、以现代农业品牌打造农业。坚持以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体制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谋全局、强措施、抓招商、促跨越,全力打造中国农产品加工基地这一城市名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