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地设市20年:市民消费从单一购物到休闲一体化

市民在市区一家大型超市内购物。

2014年,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180元,比1995年的3416元增长了近7倍,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市民的消费习惯悄然改变——
5月3日,在一所学校任教的程新华与妻子带着刚满3岁的儿子,来到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澳德乐时代广场过周末。在妻子陪护下,儿子在室内游乐场里玩得不亦乐乎,程新华则在一旁举着手机记录下这一幕幕欢乐的瞬间。
“我们一家经常来这里玩,这儿既有游乐场又能逛街、购物,还能看电影、玩游戏,饿了累了还有许多家餐厅供填饱肚子,实在是方便。搁在20年前,这种大型购物中心能在德州出现,咱想也不敢想。”程新华坦言。
1995年时,我市已有一零、二零、华联、德州商场等几家较大的百货公司,但很多市民还是愿意到城隍庙买东西,其中就包括程新华的母亲。
那时程新华上小学,妈妈经常带他去城隍庙。那里的东西价格便宜、种类齐全,衣服、鞋子、日化百货,基本上都能买到。至于逛百货公司,就要等到逢年过节了。在程新华的记忆里,百货公司里的东西价格很高,商品都整齐得摆放在木制或铝合金边框的玻璃柜台里,看得见摸不着,母亲想在那里买件衣服,都要考虑再三。
“那时百货公司只卖东西,里面根本没有餐馆和电影院,更没有儿童游乐设施。”程新华说,随着时间推移,自家的条件从1999年开始好了起来,妈妈去商场购物再也不用精打细算。此时一种叫“专卖店”的新生事物出现在人们的生活里。那时,人们还没有品牌概念,于是专卖店一直不温不火地存在着。
“当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品牌服饰,还记得当时三八路上有家童装专卖店叫ABC,进去给孩子挑了几件衣服就要300元,心疼得我呀。”市民魏女士说, 2000年,德城区步行街正式营业,并逐渐形成购物圈,首批入驻的店铺里,不乏杉杉、圣大保罗等知名品牌。人们的消费理念、购物习惯也逐渐成熟起来,买品牌衣服不一定要去商场。
2009年左右,济南银座入驻德州,这个外来的商场无论从管理、经营、宣传等方面,都让本地商家体验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敞亮的室内环境,规范化的业主管理,商品分类更加细化,优惠幅度更加诱人……这些优势在吸引大量顾客的同时,也督促着本地商家加速调整经营模式。 同年,澳德乐时代广场正式开业,经过6年时间,已成为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市民的消费习惯再次被改变。
据统计, 2014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6.8亿元,而1995年只有65.3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3416元增长到27180元;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505元增长到17430元。
近年来,阳光新天地、万达广场等大型综合性商业体也逐步落户我市,在给我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商机。□本报记者 马乐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