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安居乐业心里踏实

 

  有活干,日子更滋润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我市出台了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政策,规定每年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不少于5000万元设立市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对创业小微企业给予1万元的创业补贴和每个岗位2000元的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提高个人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由原来的5万元、8万元统一提高到10万元,并给予全额贴息。

  针对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人员等重点就业群体,我市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企业春季用工调查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调查等专项公共就业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召开各类招聘会、洽谈会126场,提供就业岗位9.2万多个,免费就业指导、政策咨询、职业介绍达21.9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全市共新增城镇就业4.2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2万人,组织开展就业创业培训3.47万人次。

  有保障,遇事更安心

  社会保障体系是一张保底的“安全网”,只有织密这张网,人民群众才会更踏实、更有稳定感。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养老日益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市高起点制定了养老服务体系中远期规划,计划到2015年末,在全市基本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今年,我市拿出1900万元专项资金,新建改造养老床位5850张。

  我市还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作为工作重点,不断提高低保标准,完善低保制度,努力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3500元提高到4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3000元;中心城区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20元提高到360元以上,县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340元以上,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2000元提高到2200元以上。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实现了“老有所养”的梦想。我市为80周岁以上城乡低保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80至89周岁、90至99周岁老年人每月可分别领取100元、200元的补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13万余老人享受到这一政策红利。谈起高龄补贴,齐河县安头乡张南村93岁的村民刘金莲充满了感激之情:“老了还能领‘薪水’,这在以前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

  不仅如此,我市还将医疗费报销水平提高了17个百分点,职工大额医疗救助金支付限额也由18万元提高到50万元。  □本报记者 韩超 王志冕 本报通讯员 杨玉娟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