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明城市曝光台:屡遭破坏,公共设施很“受伤”

屡遭破坏,公共设施很“受伤”

    污水井、隔离墩、灯箱等公共设施是否完好,是省级文明城市测评的标准之一。 10月7日,记者在城区几条主干道采访,却发现一些公共设施遭到人为破坏,不仅给市民生活造成不便,还影响市容环境。
    上午9点,记者在市区三八路与湖滨北路交叉路口东侧的一个污水井处看到,井盖上油渍斑斑,把旁边的马路都染成了黑色。“附近饭店没有建隔油池,未经处理的油污水被直接排到污水井里。”市城管执法局城市排水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说,油污堵住了排水管,整个排水系统就像得了“动脉硬化”,形成一个卡脖子的节点,到了汛期便会造成整个区域排水不畅。
    “做生意不能只顾赚钱,也要维护公共环境卫生。”路过的市民张勇说,到了夏天,这种污水井还会发出臭味,过路的行人都要绕着走。
    排水管理所所长耿光伟说,在城区,这一类被弄脏、损坏的污水井有很多,个别小餐馆还把污水直接往污水井里倒,一些大饭店门口的污水井由于堵得厉害,通过高压疏通都很费劲。
    不仅如此,主干道上的一些隔离墩、灯箱等设施也经常遭到破坏,就连桥梁、路牙石等也难逃“厄运”。不久前,广川大道上的金沟盘桥桥板就由于施工被撞断。 “春节前后,城区已经有4座桥的桥板或桥栏杆被损坏了。 ”市城管执法局桥梁管理所所长赵金龙说。
    市城管执法局市容管理科科长赵琳娜介绍,去年一年,市城管执法局仅用于人为破坏公共设施修复的资金就达到200万元。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以来,该局加大了宣传教育,呼吁市民杜绝不文明行为,爱护公共设施,并与公安、交警部门联手开展执法活动,打击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城管工作人员坚持每天巡视,发现被破坏的设施及时修复。
    “保护城市公共设施需要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只要每个人都从我做起,这种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一定会逐渐减少,我们的城市也会越来越美。 ”赵琳娜说。□本报记者 胥爱珍 本报通讯员 王磊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